第1040章 数学,只是兴趣(本章免费)(1 / 2)
相比于会议现场的大起大落,转播镜头以外,却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
是的,由于常浩南是本届菲奖的最热门人选之一,因此C站破天荒地拿出了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对开幕式进行全程跟踪报道。
考虑到大多数观众的接受水平,还专门配了一名翻译。
很多高校,尤其是高校数学系,甚至为此调课半天。
至于京航大学……
那就更不必说。
虽然京航数学系的规模和水平至今也并没有赶上国际前列,但常浩南毕竟是本校走出去的学生外加本校教授,因此即便是其他专业,也基本都组织了集中观看。
而当常浩南的名字被第三次念出来的那一刹那,整个校园几乎都淹没在热烈的欢呼和掌声当中。
也就是这会还没有网络直播,否则恐怕整个屏幕都要被弹幕填满。
“不是,真能在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拿三个奖?”
就连坐在某一间教室里“与民同乐”的唐林天都觉得有点上头,向旁边比较懂行的一名数学教授问道。
“嗯……严格来说,其实是两个。”
后者推了一下眼镜,甚至需要扯开嗓子回答:
“千禧年数学大奖不算IMU颁发的奖项,只是因为常教授的要求,才蹭到了ICM的场地而已。”
话虽如此,但三个奖能得其中之二,也已经非常夸张了。
唐林天这会本想喝口水压压惊,结果却发现端着杯子的手不住颤抖,实在无法把杯口精确送到嘴里。
只好作罢。
“我要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第一个拿菲奖的华夏人?”
“华夏国籍的话,那确实是这样的……”
唐林天重新抬起头,看向教室最前面的幕布。
恰好在这个时候,转播画面捕捉到了正放在旁边的菲尔兹奖奖牌。
“唐校长,常教授今年是不是还不到30岁啊?”
就在唐林天感慨之时,一个学生的声音从身后不远处传来。
他回过头,发现身后的阶梯教室中,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兴奋地站了起来。
“30岁肯定是不到的……”
对于常浩南的经历,唐林天再熟悉不过:
“我记得他今年应该是二十六七的样子……”
这无意当中的一个数字,却更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反应:
“二十六七……那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菲奖得主?”
马上有人想到了这一点。
21世纪初这会,正是华夏逐渐开始加速发展,最需要建立民族自信的功夫。
在这个节骨眼上,在数学这样一个科学皇冠的学科当中,出现一位华夏国籍的、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
虽说并不一定跟所有人直接相关,但绝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到与有荣焉……
“之前最年轻的获奖者是法国的皮埃尔·塞尔,27岁得奖,如果常教授26岁,那就肯定是最年轻的,要是27岁的话,那就要看生日了……”
显然,还是有人提前做过些功课。
“看生日的话……这次颁奖推迟到年末举行,对常教授很不利啊……”
“……”
听着来自身后的讨论,唐林天第一次感觉到学生们乱糟糟的声音也是如此悦耳。
他赶紧掏出手机,准备吩咐秘书去查一下常浩南档案上的具体生日——
在七十年代末常浩南出生那会,因为户籍系统还不太完善,导致一个人的实际生日跟档案生日差几个月乃至几年都很正常,所以他也不太敢确定,自己之前熟知的那个答案,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不过,还没等他把短信编辑好,趁着帕里斯宣读其它获奖者事迹的功夫,C站的主持人也已经提到了这件事。
“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是,常浩南教授今年只有26岁,比1954年获得菲尔兹奖的法国数学家让-皮埃尔·塞尔还要小一岁,因此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
“喔——”
被证实了刚刚猜想的学生们有一次发出欢呼。
“说实话,IMU这次确实很有魄力,给这么年轻的常教授发奖,我听说菲奖40岁后就不能颁发了,所以有些时候会倾向于先给年纪比较大的……”
稍微平息下来一些后,又有人评价道。
“或许是考虑到佩雷尔曼的年龄,他看模样得有三十多了……”
“也未必……斯拉夫人老的快,没准只是头发掉得多了点呢……”
“我觉得IMU也有先占个坑位的想法……不然再过四年,天知道常教授和菲尔兹哪个会更出名?”
“也是……万一像是这次那个克雷数学研究所一样,上赶着追着别人发奖,那好像就有点丢人了……”
……
与此同时,会场内。
帕里斯终于宣布完了所有获奖者的名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