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陕西巡按(1 / 2)

加入书签

第126章陕西巡按

西安城,巡按御史衙门。

陕西巡按任怍正在翻看葭州上报的关于州衙同知姚履被害,请求巡按衙门对府谷县进行监察的文书。

明朝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再从他们中选派巡按御史。

从十三道监察御史中选派巡按御史十分严格,每名巡按御史的产生,都是先由都察院选出两名候选人,引至皇帝面前,请皇帝钦点一名。

十三道监察御史平时归中央都察院管理,但在履行职能时又不受都察院控制,直接对皇帝负责。

按照明朝的官制,监察御史只有正七品,也算是七品芝麻官。

可是在明朝官场即使从二品的布政使、正三品的按察使,见到巡按后也要毕恭毕敬,甚至“俯首至膝”。正五品的知府、正七品的知县见到巡按后,有的居然还长跪不起。

就是因为监察御史在巡按地方时,他代表的是皇帝,正所谓“代天子巡狩”。因此拥有很大的权力,“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当时朝廷为了惩治失职官员,赋予了巡按六品以下官员直接拿办,五品以上可以可以奏请朝廷惩处。

另外,监察御史虽然隶属于都察院,但实际上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

明朝中后期开始,随着吏治败坏,巡按的监察权不断扩大,开始有了干预军事的权力,甚至可以调兵平叛。所以没有地方官员不惧巡按。

御史任怍看完了葭州州衙的文书,本来他巡按全陕西,事务繁忙,对一个小小的正七品县令,的确还没什么兴趣。

不过前段时间,同在监察院任职的郭晟御史给他来了封信,请他方便的时候纠察一下他族弟被杀之事,也涉及到了这个府谷县令。

“这个叫林峰的县令胆子挺大啊,郭御史的家人、州衙同知都敢杀吗?看来是得找个时间去趟府谷了。”任怍自言自语道。

巡按御史虽然权势滔天,但按照明朝以小制大的惯例,他们不仅级别低,连属官都没有,只能就地招两个书吏之类帮助处理下文书。

于是任怍把他在当地招募的一个书吏叫了进来问道:“这个府谷县令林峰是什么人,你有听说过吗?”

“回大人,小的听说过,林峰是去年六月才来任职的县丞,因为征收两税和剿匪表现突出,受到巡抚衙门孙抚台的赏识,而被快速提拔成县令的。”书吏回答道。

“哦,这个林峰看来还是个干吏啊,又是孙巡抚提拔起来的,那还得慎重一点。”任怍心里暗想道,他自己也才是个七品官,但评价一个县令为干吏,丝毫没有觉得有何不妥,这就是巡按的牛逼之处。

考虑了一下后他对书吏说:“你去收集一下跟林峰相关的文书,还有葭州同知姚履被害的情况,我再考虑考虑。”

“是!”书吏领命而去。

没过一会儿,书吏又敲门进来了报告道:“大人,陕西按察使司衙门传来一份山西的文书,也涉及到了府谷县令林峰,您要不先看一下?”

“哦,山西也有他的事啊,赶紧呈上来吧。”任怍好奇道。

“什么,还涉及到了太原杀人啊,这个林峰真是胆大包天啊。”任怍边看文书边自言自语道。

“大人,此事如何处置,这文书我们接下来自己处置,还是责令葭州州衙处置?”书吏请示道。

“葭州本来就是处置不了才报本官这里的,叫他们如何处置?你尽快安排去一躺府谷吧。”任怍吩咐道。

这次任大巡按没有犹豫了,有陕西按察使司的公文,又涉及到了直接命案的线索,就算陕西巡抚府也不会说什么的。

何况还有都察院同僚请托的人情在,这于公于私他都要去办了这个小小的七品县令。

“是!”书吏正要领命出去。

“慢着!”任怍又叫住了他,接着说道:“这次去府谷调查的事非同小可,伱发本官宪牌给陕西锦衣卫千户所,让他们派一队兵马同去。”

任怍考虑了一下,那个林峰如果都胆敢杀州衙同知了,未必就不敢杀他啊,还是多派点人去安全。

之所以调锦衣卫的同去,那当然是锦衣卫缇骑在抓捕犯事官员方面的赫赫威名了。一般官员听到锦衣卫的名号就吓得浑身发抖,哪里还敢有什么反抗之举。

可惜他这次遇到的是林峰,什么锦衣卫、烂衣卫,他都一样不会放在眼里,所以这一趟行程就难了。

陕西巡按正在布置调查林峰之事,李雄振终于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府谷。

来到县衙一问苏顺年,林峰还没有回来,说是带兵到镇羌堡去,已经去了四五天了。

李雄振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就没有留下县城干等,立即去了府东大院迎候。

果然等了不到半天,林峰带着方大山等人就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