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崇祯的决定(2 / 2)
这也是明末官场的常态,争功诿过,所以在位领兵的督抚大员,除非能够一直打胜战,否则必然就会成为背锅对象。
“臣也弹劾孙传庭不经请示朝廷,擅自与叛军和谈,有辱朝廷尊严。”左督御史郭景昌跳出来道。
“文弱,你的意见呢?”崇祯再次征询意见道。
“皇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孙巡抚根据当时战况,决定招抚林峰并无不妥,不过他在撤兵确实早了点,应该继续在前线对峙,等候朝廷的决定。但如果朝廷有意抚局,早点撤兵倒也无妨。”
杨嗣昌毕竟是知兵的,知道在战抚的大事上不能意气用事。虽然他对孙传庭对他的“四正六隅”之策支持不够也有意见,但并没有在此时落井下石,只是稍稍给孙传庭上了点眼药。
这也正是他为官的高明之处,特别是面对崇祯这样疑心很重的君王,必须要让他觉得自己毫无私心才行。
崇祯此时也起身,绕着御案走了几圈,他的内心也很犹豫,既愤怒孙传庭剿灭不了一个造反的县令,还擅自做主招抚,其实就是议和,但又拿不出钱粮来支持平叛,也只能无奈接受招抚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
“文弱,洪总督剿灭李寇还需多久?”崇祯接着问道。
“李寇十分擅长逃跑,一直在陕西边境游牧民族地区流窜,若要彻底剿灭,至少还需要几个月时间。”杨嗣昌也不敢打包票了,只能含糊地说了个时间。
“哎,国事艰难,奈之如何啊!”崇祯感叹道。
“皇上,孙巡抚还说了个消息,不知当说不当说。”杨嗣昌道。
“说吧,还有什么消息。”
“孙巡抚私下给臣写了封信,说林贼有个女人是蒙古鄂尔多斯左旗的郡主,他从蒙古人那里得到消息,说后金鞑子很可能与秋季再次从山西大同一带入寇,这也是他决定招抚林峰的重要原因。
据他观察,林峰此人民族大义还是有的,提出来愿意替朝廷扼守陕北边境。如果一旦鞑子入寇,还愿意配合朝廷驱敌。但因为这个消息未曾证实,所以没有写到正式的奏报之中。”杨嗣昌报告道。
“文弱觉得这消息有几分可信?”崇祯问道。
“皇上,两年前鞑子就从此处入寇过大明,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觉得还是宁可信其有,反正马上就到八九月份了。
如果鞑子入寇,能让林贼跟鞑子斗个两倍俱伤自然是最好。要是鞑子没有入寇,这个时候剿灭李贼应该也有准信了,到时也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林贼。”杨嗣昌接着分析道。
“卿之所言甚善!那就依卿的意见,同意孙传庭所奏,由他负责招抚林峰。”崇祯拍板道。
“皇上,招抚了林峰授予他何官职为妥?是依孙巡抚所奏,授予一个总兵之职,还是给个其他的?”杨嗣昌接着问道。
“诸卿可有何意见?”崇祯问道。
“皇上,这林峰要求治理他所占地盘,恐怕总兵之职不太适合,总兵没有管辖地方之权。此处开了先例,恐怕其他总兵会效仿,不如就干脆一点,封他个陕北总督头衔算了,他不是也自封为总督吗?反正总督是临时差遣,并无品级,我们不给他加挂其他品衔,在朝廷内就等于无品。”吏部尚书田惟嘉建议道。
“田卿所言不错,既给了名号,又无实际品级,反正他占的地方都是要归他管的。”崇祯说道。
于是,一番商议之下,大明朝廷便允许了林峰与孙传庭达成的招抚协议,册封了林峰为陕北总督,统领其所占地盘军政事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