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崇祯的愤怒(1 / 2)

加入书签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帝在他的御书房中走来走去,不时叹息道:“虏兵这样深入畿辅,如入无人之境,怎么好啊!”

过了一会,又自言自语道:“唉,这个卢象升,一点用处也没有,竟然任凭鞑子肆虐京畿,实在是太负朕的信任了!”

想了片刻,他提起朱笔下了一道谕旨,准备切责卢象升畏敌避战,劳师无功,将他兼的尚书之职降了一级到侍郎,并收回尚方剑。

这就是崇祯的性格,对卢象升的信任来得快,去的更快。一时半会见不到成效,马上不耐烦了,很想找一个人代替卢象升总督天下援兵。

崇祯刚写好谕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拿着一个文件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放在御案上。

崇祯害怕又有了不好的军情或灾荒,狐疑地问:“什么文书?”

“启奏皇爷,这是大学士刘宇亮的奏本。”王承恩回道。

“刘宇亮他有什么事?”

“他因虏骑深入,京畿糜烂,恳求万岁爷派他去督察诸镇援兵。”

崇祯正想着换掉卢象升,闻言大喜道:“什么?他要自请去督察诸镇援兵?”

“是,皇爷。”

“很好,我大明内阁也是有忠臣的。你快替我拟旨,派刘宇亮代替卢象升总督天下勤王兵马。”

“卢象升呢?”王承恩怯怯地问。

“着他来京听勘!”

很快,王承恩就拿着崇祯口授的令刘宇亮替代卢象升总督天下勤王兵马的诏书走了出去。

崇祯接着伏在御案上批阅奏章,过了许久,午膳都吃完了,也未见刘宇亮的回奏。

按照崇祯的想法,刘宇亮早饭后看见他的手诏,当天上午就应上疏谢恩,请求陛辞,迅速驰赴战场。

刘宇亮是个文臣,崇祯也不求他能够带兵冲锋陷阵,但愿他能够以首辅的威望去到军中,激励一下勤王大军的士气,诸将不再畏缩不前,各州、县不再遇见清兵就望风瓦解。

只要刘宇亮做到这一点,就算是了不起的功劳,够使他满意了。

在午饭前后,他两次向王承恩问:“刘宇亮还没有请求陛辞么?”

“回皇爷,还未见首辅请求陛辞。”王承恩小心翼翼回答道。

“古人‘君命不宿于家’,他怎么如此迟缓?”崇祯很不高兴道。

约摸到傍晚时分,刘宇亮的谢恩疏才送进宫来。但是这封疏叫崇祯大为失望。他在疏中除向皇上谢恩之外,求皇上派他去督察诸军,代皇上鼓励士气,催促诸帅作战,而不要使他接替卢象升总督诸军。

这时候,崇祯才恍然省悟,“督察诸军”和“总督诸军”是不同的。刘宇亮的原疏只是请求去督察诸军,而不是要总督诸军,只是因为他急于派人代替卢象升挽回局面,所以没有弄清,匆匆地下了手诏。

可是刘宇亮又想立功又害怕直接带兵作战的心思,也给他看透了。

“这些臣子,果然没一个能够担当重任的,都是诸臣误朕啊!”崇祯内心忿怒道。

此时,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进来,向他启奏:“兵部尚书杨嗣昌请求召见。”

崇祯问:“他有什么紧急事情?”

王德化躬身回奏:“奴婢不知。可能是为大学士刘宇亮督师的事。”

“那宣他进来吧。”崇祯明白了,也准备听一听他的意见。

很快王德化就领着杨嗣昌进来了,行过常朝礼以后,崇祯问道:“先生有什么事情要奏?”

杨嗣昌说说:“臣为大学士刘宇亮督师的事求见陛下。”

“他的奏疏朕已经看过了,刘宇亮只想督察诸军,不想总督勤王兵马,先生的意见如何?”

“陛下一受到奏疏,就立即令首辅前往总督天下勤王兵马,可见对首辅取代卢象升督师之重视。

不过当前鞑子势大,卢象升虽然阻敌不利,但毕竟也是个知兵的,宇亮以首辅之尊,前往督察诸军,已足够显示皇上的重视,目前臣以为还不宜临战换帅。”杨嗣昌虽然对卢象升反对他的和虏之策有意见,但也明白如果让杨宇亮取代卢象升,只能使得形势更糟,于是小心劝说道。

崇祯闻言思考了一番后说道:“那就依卿所奏,前诏作罢,就派刘宇亮去督察诸军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