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366【恒昌行企业】(2 / 2)

加入书签

    然而,这场豪门恩怨并未就此结束,崔秀英继续就家族财产分配问题提出诉讼,要求得到公正的说法。

    港九市区传的沸沸扬扬,传媒紧追报道此事,以便获得更好的销量,有甚者在事实基础上开始编造豪门恩怨前奏情节。

    明知道这是假的,可惜喜欢八卦的香江市民不管这些,于是各种狗血的情节出现,可这些杂志偏偏得到了更好的销量。

    张玉良不愧是个狠人,委托了香江大律师行,聘用了十几位御用大律师。

    按照规定,某家律师行接受了诉讼一方的委托,就不得接受另一方的委托。

    好在崔秀英女婿是大律师,由其出面,帮忙聘用了三位大状作为崔秀英的代理人。

    李文迪接到了消息,张玉良正在紧急处理剩余的家族财产,而且不断使用关系,将开庭时间往后延迟,希望得到更多的时间。

    李文迪命人将这些消息透露给记者,至于真凭实据,李文迪是不可能提供的,这要记者却寻找,即使寻找不到,也没有关系。

    因为李文迪的目的不是在于阻止张玉良得到张祝珊家族的全部资产,而是让张玉良在香江声名狼藉,唯有出售会德丰公司股票,远走他乡。

    而这些记者也不负李文迪所望,查找到了张玉良所控公司多达百余家,张氏家族95%以上的资产已经归到张玉良私人名下。

    “真是厉害啊,十几年的时间偷空了家族几十亿的资产,这样的兄弟谁有谁倒霉。”

    “这心太狠了,别人拿几百万,他拿几十亿,还说自己很公平。”

    市民们茶余饭后议论纷纷,都是站在崔秀英一边,毕竟崔秀英才是弱者。

    香江的上流社会虽然不对张玉良做出什么评价,但是从心底远离这种人,毕竟对家族成员都如此狠毒,别说其他外人了。

    不久之后,李文迪收到消息,张玉良想要出售铜锣湾大坑道的大量住宅物业,其中有少量的豪宅。

    随着铜锣湾的发展,一个不亚于九龙市区的商圈出现了,住宅物业的价格上涨幅度不错,发展势头更加好。

    张玉良此时出售,当然是想要准备离开香江,不过张氏家族在香江的物业实在是太多了,又不可能便宜抛售,按照李文迪的计算,没个7、8年抛售不完。

    于是,李文迪打算见一见张玉良,聊一聊这些事情,准备以星光地产公司的名字收购这些物业,并且试探张玉良是否愿意出售会德丰公司的股票。

    “张生,你好!”李文迪不再问‘最近可好’的废话,因为张玉良深陷官司麻烦,这话有点像讥讽了。

    “你好!”张玉良的兴致不高,看来官司的事情很糟糕。

    李文迪没有过多寒暄,直接问道“听说张生旗下的公司想要出售铜锣湾的大片物业,不知道可否由星光地产公司接手?”

    “李生出价吧,我看合不合适?”张玉良说道。

    “溢价1成,如何?”李文迪试探性问道,如今的铜锣湾普通房价是290元一平方尺,溢价1成便是320元一方尺,而豪宅价格偏贵一些,550元一平方尺,溢价1成便是605元一方尺。

    张玉良也不想再拖,加上豪门恩怨事件的影响,李文迪能溢价1成,已经算厚道之人了,“好!李生明天派人到公司商量吧。”

    “听说李生旗下的长新集团最近在大肆收购会德丰公司的股票,持股恐怕已经与我差不多了吧。”张玉良说道。

    李文迪没想到张玉良还有心思理会这些事情,“是的,持有的股份在32%左右(除了联合企业的6.8%)。无论长新集团持股多少,都不会影响张生在会德丰公司的利益的。”

    张玉良点点头,他只是想提醒李文迪而已,大股东的身份他已经不是那么在乎了,因为撤离香江的想法越发的强烈。

    “张生要是想削减会德丰股份或者出售,我希望张生能第一个想到我,毕竟长新集团是会德丰公司的经营者。”

    “我暂时没有出售会德丰公司股份的打算,李生要失望了。”张玉良有些躁动说道,看来他还是放不下会德丰公司这块肥肉。

    不过李文迪知道,张玉良是不可能对抗自己对会德丰公司的收购,因为他已经有撤出香江念头。

    “好!张生要是还有其他物业需要找人接手,星光地产公司还会以溢价1成的价位收购的。”李文迪决定继续加强与张玉良的联系,防止有人‘偷鸡’。

    12月底

    会德丰公司以6.8亿元的价格从和记黄埔公司手中收购和寳公司57%的股份,成为和寳公司的实际控制母公司,会德丰公司股价因此暴涨0.6元,市值增加几个亿元。

    由此,会德丰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增加至8家,分别是夏利文发展、会德丰船务、宝福发展、联合企业、连卡佛发展,联邦地产、置业信托以及和寳公司,市值高达57亿元。

    和寳公司旗下也有不少控股公司,如和寳贸易、和寳汽车等分支公司,市值12亿元,可以排在会德丰上市公司4名。

    和寳公司亦是洋人管理层居多,不过洋人之中有识时务者,和寳公司管理贸易业务的副总裁鲍尔逊最先投靠李文迪,于是获得了行政总裁的职位,成为和寳公司的实际掌权者,为其添加了一名洋人副总裁乔治和华人副总裁周渊。

    而李家成不甘落后,在和记黄埔公司得到6.8亿元之后,汇丰银行协助其与恒昌行企业的何善衡、梁球琚、何添等股东进行会谈。

    而何善衡持有恒昌行企业30%股权,是第一大股东,亦是实际控制人,不过恒昌行企业的管理有些奇怪,执行董事何添主要掌管粮油等贸易生意,而梁球琚管理物业、汽车代理等业务,何善衡居中统筹,形成了颇为稳定的三角形架构。

    何善衡年岁已高,又抓住恒生银行的管理权不放,后人对贸易、银行都不感兴趣,他很无奈,所以也有出售股份的打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