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这是希望的力量!(2 / 2)

加入书签

    这一瞬,嬴政的心中犹如破晓般顿悟:原来百姓所渴望的,就是这样一种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可能!

    “届时,哪怕我大秦军队再骁勇善战,也无济于事。”

    嬴政听罢,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我大秦竟已面临如此巨大的危机了吗?”

    “只要让百姓明白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他们甚至能做出全家人忍饥挨饿,也要倾尽全力供一个孩子读书的壮举!”

    “这就能打破固化的阶级,扭转一家人的命运!”

    董仲舒进一步思索片刻:“同理可证,每郡设立一所中学,从初级学堂中选拔成绩优异和家庭条件相对优渥的学子入学,研习更高深的知识,这样的设想可行吗?”

    “若是没有小十三的提醒,万一朕真的遭遇不测……那将会怎样?!”

    “你认为,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是否愿意拿出家中宝贵的余粮,去投资孩子们的教育呢?”

    这一切宛如一盘宏大的棋局,有人以大秦江山为棋盘,以百姓、诸子百家、朝堂大臣为棋子,巧妙地布局,旨在让整个大秦走向繁荣昌盛。

    “如此布局,是否意味着各县将有大量少年儿童有机会接受教育、识文断字呢?”

    嬴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新纸的发明,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它将成为大秦未来建设的重要基石。

    嬴政闻言内心更是不禁激荡起来。

    面对这个问题,董仲舒并未言语,而是含笑指向这间屋内,示意答案已然在此揭晓。

    “同时他也强调,这也是根治我大秦积弊顽疾的最佳方案。”

    他不敢想象。

    “毕竟,若不及时做出这种变革,大秦的农民终有一天会揭竿而起。”

    “他认为,一旦为农民、百姓点燃了希望的火种,一旦让他们看到向上的阶梯,一旦让他们了解到可以通过努力摆脱贫困的命运,他们甘愿付出任何代价!”

    “试想,如果军士们的家人都起来反抗,军队又如何能够挥刀斩敌?”

    而和平岁月一长,这条路几近封闭,仅剩的一点缝隙也被王公贵族的子弟们紧紧占据,平民想要立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董仲舒紧锁眉头,回味着十三公子的话,继续说道:“更有甚者,据十三公子判断,此事无需各家都有富余粮食。”

    然而,倘若赋予百姓新的希望,他们自我驱动的力量将会无比强大,远胜于朝廷强迫其修筑长城、阿房宫。

    “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在困苦中挣扎,实在不忍心让后代再重复同样的生活!”

    基础教育、中级教育、高等教育,以及那至关重要的,希望。

    作为大秦的皇帝,虽然他在阶级上高高在上,但他此刻才真正开始理解到阶级差距给百姓带来的巨大压力与束缚。

    领悟到这番话语背后的深意,嬴政背脊一阵冷汗涔涔。

    如果大秦的所有百姓都能拥有读书识字的机会,像董仲舒所言那样,那么大秦将会变得何等强盛?

    他不禁喃喃自语:“假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大秦岂不是会达到县县有人识文断字,郡郡都有饱学之士,而我咸阳城,则会永远不缺才子学者了?”

    嬴政此时愈发的感慨起来。

    此念闪过,嬴政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撼!

    朕的那个逆子,究竟有多么深不可测的实力与谋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