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2 / 2)

加入书签

    在柳城铁路局,他们局文工团用的,可不是文艺编,是工人编,柳城铁路局,还没资格弄属于自己的文艺编呢。

    当然,也不排除回去了,会被勒令改编制,但大家也不会损失什么。

    这么一核对,当然,少了两个,畲族和高山族。

    吴兰芳以为的很多的物资,在王援朝看来将将堆满一张卧铺而已。

    连续唱了三遍,直到经过红城门,大家才有机会挤到一侧,去瞻仰神圣的城门、画像和标语。

    然后货物都送去娄晓娥的小四合院。

    不跟单位要,跟谁要?

    只有这支舞团长盛不衰,铁路部,或者说文工团,才可能会想方设法的帮着解决。不然,可能就会遣返回地方铁路局了。或者,去找有房子的另一半呀!

    就如同罗委员那边送了不少普洱茶等当地特产。

    王援朝只好带着郭峰从星城下车,换火车,经洪州、鹰潭、南平,一路向东再向南,直达闽城。

    不等人。

    地方上倒是对遣返无所谓,一个地方局,几千人的规模,养几个几十个文艺工作者,问题不大。

    但这话只敢想想而已。

    服化道科,也早就去民族事务部沟通了各民族服饰特点,除了贴身衣物要根据演员状况测量尺寸,其他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北上的队伍一下子壮大了一倍,坐了半截车厢,抵达了柳城。

    陈雪茹又来单位找王援朝了。

    至于犀牛角,都放在空间里呢,王援朝没舍得这么让人帮忙捎带。

——

    一出火车站,这么多穿着奇装异服的男男女女,瞬间就成了整个广场的焦点。

    有的演员开始对着那边祈祷、膜拜,口中还念念有词,有的直接热泪盈眶,叫首都人民感觉到了这些少数民族舞蹈演员的质朴和纯真。

    司机也有意识的将车速放在了安全范围内最低的速度,这种场面,他算是司空见惯,但拉上这么一群五花八门的人,他也是第一次。

    所以王援朝当时就和金团长商量,宿舍都用上下铺解决,十人大通铺,学大学宿舍。这样,手头还有十套宿舍机动,优秀的人才,后期也能保留下来。

    而吴兰芳则带着大家回首都,到了首都火车站,自然有团里的人手来接车。

    文工团那支五花八门的队伍回来后不久,她就听周围人聊起了,屁颠屁颠的打了电话,得知王援朝还没回来,估计还要晚个十天半个月的。

    果然,争取进步的心,才最是激发一个人潜能。

    各种语音语调的“谢谢”开始此起彼伏。

    那为什么出发前不把每个人的任务和目标都弄弄清楚?

    特别是听到他们是为了《爱我中华》舞蹈项目集结来的各民族的舞蹈演员,车上的乘客们更是合唱起来了。

    她也担心,万一人家兄弟不给她货呢?她到哪去找路子?她都找过啊,找不到啊!

    青稞酒酥油茶,正好换成茅台酒普洱茶,反正宣传的云贵高原,两样特产,一云一贵,公平平等。

    而55个民族的大项目,男女演员各一个,扣除舞蹈队原有的一些满、蒙、汉、壮等民族的演员,100来个,还是黑压压很吓人的。

    她之前不是没去四合院找过王家老二。但王家老二一口咬死这是老三的事。

    呼延团长带队,已经在门口列队欢迎了。

    王援朝已经想到了《天路》里歌词的置换了:

    铁路部这做法,有点管杀不管埋的风格。现在这些演员还年轻,但没几年,就要结婚生子的吧?到时候,肯定有住房需求的。

    其实,都是王家兄弟,你们兄弟自个分,不是一样么?非要让王老三经手,真是,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

    药材嘛,就这样,倒是茅台,王援朝很是喜欢,回去埋下了,等过个几十年,啧啧,那不得了啊!

    只要他敢对她使坏,哼哼!

    一定叫她好看!

    口是心非的家伙!

    然而,临出发前,杨丽坤毫无缘由的病倒了,整个人连站都站不起来。

    前者主要在徽省和闽省,后者主要是弯弯地区的了,闽省也有。

    但来见过世面,谁想回去?

    舞蹈队又是王援朝直管,呼延团长不想烦这些事。

    这样的名额,柳城铁路局可以拿出去做多少人情?

    虽然一线送的人情,但凡超出人情范围的,他都给了钱。

    东北那一支,比他们晚了两天,也回来了。

    毕竟回去了,也是文艺编了。

    只能感慨,王家兄弟关系确实好!

    领导交代你干私事了,这代表了什么?

    代表领导终于要大用你了,你进入了领导的核心小圈子啊!

    这多么的不容易!

    是她这么久辛辛苦苦尽心尽力争取来的表现机会!

    吴兰芳捏了捏笔记本上的字条,上面写了一串号码,到了首都之后,只要联系这个号码,很快就会有人来拉走这批物资的。

    毕竟这首歌就这么点长,一首歌容纳不下那么多动作。

    很快,他们就到达了二七剧院。

    大队人马离开没两天,她就完好如初了,她不知道,这是不是上天让她远离那個坏人,还是什么的。

    她只感觉责任重大,不止是这些新同事,新同事都是成年人,没啥需要照顾的,主要是柳城到首都的这趟列车,还捎了不少领导私人采购的物资呢。

    有这样积极主动的下属,谁不喜欢?

    王援朝的到来,让铁路文工团原本稳固的组织,变得旖旎多姿起来。

    毕竟这些孩子们大老远的,从最遥远的西南边疆来到首都,大包小包的行李,让人忍不住要帮忙一把。

    他们的火车,先通的东南亚,这会就等着通国内了,资源比桂省还丰富。

    只是这次时间太紧,王援朝也没提前打招呼,来不及张罗。只得给他带了些普洱茶。当地特产,可以不要茶票的。铁路系统弄些这东西,还要票?不是笑话么!

    王援朝只得推脱,说估计人家的船快回来了,应该有带货的,到时候肯定都给陈姐争取过来!

    陈雪茹甚至表示可以先给定金,都拿出来黄澄澄的了,被王援朝推了回去,不急,不急。

    毕竟,他不能让陈雪茹一来要,就有货啊,得装作是人家的船带回来的,不是么?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