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故人(2 / 2)

加入书签

    柳家人齐齐嘶了一声。

    他们也就能买一套而已。

    不是大降价,真的买不起。

    谁想到香江的房子这么贵?

    去年他们一家子刚过来的时候,看到这边的房价都惊呆了,不过离开十多年,房价居然涨的恐怖如斯。

    在盛海,即便经历了那么多事,他们家绝对算有钱人了,他们离开前,亲朋帮衬,黑市收集,也才攒了大概200两黄金,差不多5万块的样子。

    不是不想换更多,条件不允许。

    在他们想来,200两金子,到了香江,怎么也够过些日子,看看后面什么情况了!

    结果到了香江,这些金子,换成港币的话,还不到4万块(有手续费之类的)。而一套两三万的房子,50年代初可以买个上百平的房子,去年只能买个不到40平的小房子,他们一家5口人,怎么够住?

    他们不得不放弃了购置房产的打算,在朋友的帮助下,租了房子,每月得近千元。

    三个孩子还要继续上学,他又不得不买了一辆车。

    女儿这么漂亮,不接送实在不放心。

    为了避免坐吃山空,夫妻俩不得不出来工作。

    还好妻子以前在长城呆过几年,有些老熟人介绍,找了一份工作,但工资不过800元,他柳和清的工资更低,只有400元。

    等到内地有大消息的时候,他们感叹,幸好跑出来了。

    但如今,香江也热闹起来了,叫人沮丧不已。

    这种情况,他们也没法怪当初让他们“走”的王援朝。人家是让他们走,没说让他们来香江啊。地方是他们自己选的啊。

    长城电影,众所周知,是积极进步的。

    即便夫妻俩再不愿意卷入其中,但为了生活,也不得不参与进来。

    一来,几个月以来,拍摄工作几乎停滞,大家都歇业,收入锐减。如果能积极参与慰问演出,还能拿一些补贴。

    二来,也算是积极投身……大业了是吧?即便……也能……,是吧?

    再跑,还能跑哪去呢?

    正好看到这个房子大降价,好歹有个居所吧。买了之后,每月还贷金额比房租,还是便宜不少的。

    内地也允许一户人家有一定面积的房屋呢!

    柳和清道:

    “那就签了吧!只能贷一半,是么?”

    销售以为是大客户王生的例子,刺激了柳先生一家,连忙道:

    “是的是的。

    柳生你看这房价,真的,都要回到20年前了!

    我们几个同事都凑了一间呢!

    真的,就算香江光复了,咱都是老百姓,怕什么?怕的也是我们老板,对不对?

    如果不光复,那咱都赚大了!

    横竖买不了吃亏的。

    人家王生就是有魄力,敢赌!

    我们老板就不敢赌了!

    ”

    老板这个时候出来了,责怪道:

    “瞎说什么呢,什么赌不赌的!我是要还银行的债啊!还了债,剩下的我高低囤在手里啊!”

    老板的打算很清楚,还债?不存在的,先把钱捏在手里才是王道啊!

    凭本事借的钱,凭什么现在还?他还想去黑市兑换点外币,不然,港币,万一,是吧?

    要是香江光复了,他这么多钱,哪里不能去?

    要是没光复么,该还钱还钱,手上留几套房子,终归还能涨上去的。

    不然都骨折抛售了,万一香江没光复,他得亏到姥姥家了。

    但如果都囤在手上,万一香江光复了,他就得倾家荡产了。

    这叫,进可攻,退可守。当下最安全,收益最有保障的策略了。

    这就是生存智慧!有钱人终归比没钱人多一些选择。

    柳和清他们动作很快,毕竟就一套嘛,而王援朝是8套。

    至于贷款手续,后面还要再过来的。

    于是一家子在这边等。

    房产公司也乐意看的公司人头攒动的样子。

    价钱到位了,没有卖不出的房子。

    老板一边肉疼,一边大声吩咐员工道:

    “跟报纸说一下,明天的广告,最后5套了,明天广告发完,后天我们这就不发广告了。”

    王丹凤小声跟丈夫道:

    “我们这算不算捡了个大便宜?”

    柳和清道:

    “买的没有卖的精。

    不过只要我们觉得占了便宜,那就是占了。不管怎么样,我们在香江,也是有了自己的房子了,不是么?

    咱们努力工作,好好培养锦儿她们三姐妹!”

    王丹凤欲言又止,这里不光人多,旁边还支棱着三双小耳朵,大女儿就算低着头,她也知道,眼珠子肯定骨碌碌的转着呢!

    凭声音就能认出人,这要么是一起相处久了,要么是对声音印象深刻到骨子里了。

    她和王援朝才见过几次面?

    二女儿和三女儿倒是乖巧的很,不说不闹的,但也在四处张望,如果不是在外面,怕是小嘴要巴拉巴拉起来了。

    虽然她们俩什么都不知道,但王援朝那个小伙子高大英俊啊!不光男人爱看美女,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家家的,也喜欢看俊男呢!

    所以王丹凤很明智的闭了嘴,和丈夫一样,拿起了一份报纸,看起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