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夷州的咸湿书(2 / 2)

加入书签

    因为生活压力增大,精神压力增大,人们为了寻求心灵的自我修复、自我保护、自我麻痹,会“逃避现实”,这就需要一些娱乐产品,来消磨时间、放松自己,甚至可以说是人们需要自我欺骗。

    所以,别的报纸都是各种新闻、文章,评论,最多是小说来消遣,而王援朝要和别的报社走不一样的路子,要声色犬马,要娱乐至死!

    娱乐新闻、帅哥美女、明星八卦、电影音乐评论,别的不会,学《太阳报》,还不会么?

    满足了很多人的“窥探欲”和“阴谋论”,使读者沉浸在有声有色的“新闻”中。

    哗众取宠不要紧,只能满足人们低级的需求也不要紧,牌子立起来了之后,有的是时间再慢慢调整内容。

    至于小说,王援朝准备祭出《鹿鼎记》了,小混混成长为韦爵爷,七个老婆,爽不爽?

    一百多万字,辛苦辛苦,手抄了!

    万事思量完毕,他才在饭局上跟周启邦提出收购报社的事情。

    周启邦愉快的答应了!

    在周启邦的协助下,王援朝开始招兵买马,布置任务。

    声色犬马,没有照片,怎么行?

    柳和清就很擅长摄影,直接被王援朝叫来做报社的社长兼摄影主编。

    可怜的柳叔叔,当年是电影公司老板,然后是电影公司宣发科长,来这边后是宣发专员,现在成了报社社长兼摄影主编,也不算低就。

    只是现在的报社嘛,员工才十几个,有点寒酸。

    柳启锦只是拽着父亲的袖子,道:

    “爸爸,你不帮援朝哥,谁帮他呢?”

    是啊,谁帮他呢?女儿还要上学呢!

    妻子王丹凤也支持,她已经被王援朝推荐到商台去演广播剧了。

    话说回来,长城现在拍的电影,响应了内地的号召之后,就没有市场了。

    他们原本的市场,也是东南亚和香江,而内地现在什么个状况,大家都懂,而在香江,他们遭到了封杀,在东南亚,也不受欢迎。

    所以拍了就只能躺在片库吃灰。

    越拍越亏,不如不拍。

    已经快要发不出工资来了。

    夫妻俩现在算是双双帮王援朝打工了。

    下有主编曹万年,以前写过不少风月文章,混迹于各大小报,直至前东家被请去喝茶,报社破产。

    王援朝在那些报社里搜罗了半天,也就这么一个经验丰富可堪一用的了。

    不但跟报社的主旨契合,还能根据王援朝的想法进行完善补充,是个很不错的执行人才。

    比如对方立马推荐了夷州的禁书,著名美女作家郭良蕙的《心锁》。这位美女作家,甚至因此被夷州文协开除了会员资格!曹万年甚至还能背出夷州文协前辈们的提案:

    “郭良蕙长得漂亮,服装款式新颖,既跳舞又演电影,在社交圈内活跃,引起流言蜚语。

    当时社会淳朴,她以这样一个形象,写出这样一本小说,社会观感很坏,人人戴上有色眼镜看男女作家,严重妨害文协的声誉,应该把她排除到会外。”

    听听,听听,谁听了没有兴趣?

    曹万年既然敢推荐,手头自然是有存货的,王援朝翻了翻:

    小说写了一个“多角恋”故事,女主人公为报复恋人的不忠负气嫁给了一个医生。没想到结婚后发现,昔日恋人却成了小姑的丈夫,而丈夫的弟弟又对她百般纠缠。结果最终使她陷入欲望与道德忏悔的矛盾纠葛之中,无法自拔。

    自然,里面还触及到了人性最深处的欲与爱,还有点涉及伦理的混乱,这个在当下,有点是禁区。

    王援朝当即拍板,他夷州的禁区,关我香江何干?!

    干了!

    曹万年当即眼冒精光,这是遇到明主了啊!

    柳和清从外面拉来了两个摄影,三个编剧,如今大家都要等米下锅,有活干,不挑。

    编剧和记者,是共通的嘛,都要编写。

    而其他的记者,编辑,王援朝都要逐一把关。

    赛马赌狗,娱乐八卦,必须得有所长。

    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