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这种感觉,爱了爱了(2 / 2)

加入书签

    自己可以拿普通打字机改造一下,每个键位按下时导通一个触点,再配合用晶体管搭建出的3-8译码器和前世常用的键盘扫描电路,就能攒一个键盘出来。

    高振东摇摇头:“不用,我今天和朋友约好了要去他家吃饭,你和我一起去吧。”

    听到后来,娄晓娥笑了:“振东,电视机我家就有~~~~。”

    这个问题高振东刚才就想过了,他准备看看能不能弄一台电视机,把晶体管计算机的输出信号转换一下,直接接到电视机上。

    不过这个事情,高振东没有应承,这个东西和已经废弃不用的打字机性质不一样,有点过了。

    打字机长腿,自己飞过来了。这就是吃软饭的感觉吗,高振东爱了爱了。

    见高振东没有应,娄晓娥脸色有点变:“振东,你应该知道了,我家成份有点高,你在意的是这个?”

    这个时候,国内已经有了电视机了,1958年的3月17日,就在隔壁城市的712厂,820型35厘米黑白电视。

    娄晓娥抬起头:“那你怎么对我家的电视机没兴趣,这不是对你很重要吗?”

    这就是要把自己介绍给他朋友认识了,娄晓娥心里美滋滋的:“那我空手上门不太好,走,我们去买点礼物。”

    这是有点摊牌的意思了,高振东笑了,抓起娄晓娥的手:“想太多了你,你家成份高我一开始就知道,能把唱针准确放到德沃夏克的《自新世界》第二乐章开头的人,成份能低到哪儿去?”

    只是这样的话,会完全破坏打字部分的机械连接,显示只有另外想办法了。

    高振东告诉娄晓娥,不用买,自己人,不用那么讲究。

    电路部分自己改造,机械部分自己不熟,那好办,院子里易中海师傅八级钳工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只要告诉他要求,这种简单的机械改造,他是轻轻松松。

    上面说的712厂,初期生产成本高达上千元,售价倒是便宜,不计盈亏,规定售价:430块,生产到1970年,总计产量3.9万多台,年均不过3000多台,可想而知买到一台的难度有多大。

    高振东拍拍她的手:“这东西有点太过贵重了,我要是这么轻易就拿了,性质就变了。我先想想其他办法,不过我可以保证,如果实在想不到办法,我会向你开口的,好不好?放心,正事儿最重要,我不会抹不开面子的。”

    娄晓娥笑嘻嘻的看看表:“那明天晚上我先找人把打字机送到你那儿去,现在事儿都办完了,我们找个地方吃饭,中午随便对付的,饿死了都?”

    娄晓娥脸红了红,不过并没有把手抽出来,关心起了另外一个问题:“那你能把字儿打进你说的那个什么计算机了,可是你说的那个什么输出怎么办?”

    不过娄晓娥还是坚持要带礼物,在她看来,这很重要,高振东和他朋友关系铁不等于自己可以失礼。

    高振东也理解她的想法,看见她坚持,也就顺着她的想法,两人买了一些礼物,向王德柱家走去。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