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躬查春耕(1 / 2)

加入书签

建安五年春,豫扬两州最近风调雨顺。

  今年是个难得的好年景,不仅冬季雪下得大,春季的雨水也给得足。如此一来,田地里的虫子便生得少。

  更为难得是曹博轻赋薄役、均田减粮的好政策,一切只为争夺民心、问鼎中原做准备。

  放眼全世界,中原百姓是最不记仇,最温顺善良之人。只要官府给他们一条活路,他们很快便忘记曾经的苦难,一心一意重新建设家园。

  在他们眼中,曹博不仅少收田赋、市税,还约束部下禁止欺男霸女。妥妥的青天大老爷,百姓们自发为曹博立长生牌,当成真龙天子顶礼膜拜。

  得益于曹博在百姓中崇高的威望,豫扬两州的抛秧种稻之法,才得以顺利推广开来。

  建安三年,抛秧种稻在曹博干预下,第一次出现在曹博领地。

  当年秋天收割时,亩产竟然达到四石。汉代一石四钧120斤,也就是说亩产480斤左右。(汉代一斤250克)

  要知道在平均亩产两石的古代,抛秧法种稻谷能增产一倍,怎么可能不引起官府的重视。

  随着官府大力推广,抛秧法种植水稻被豫扬两州百姓们接受下来。

  颍水河畔,汝阴城郊。

  驿道上传来‘踏踏踏’的马蹄声,惊醒在田间地头忙碌的百姓。以往他们会羡慕看着英姿飒爽的士卒,现在只是简单瞟一眼后,继续忙碌着手中的农活。

  “殿下您身份尊贵,春耕这种事有老臣盯着,自不会出什么岔子。”阎象劝道。

  眼前的秦王殿下让他看不懂,给人一种很矛盾的感觉。在民间百姓们心中,他不仅是活人无数的诸侯,也是荒淫浪荡好人妇的天子。

  而在官员们心中,秦王殿下虽然好美妇人、好游宴美酒,但他也勤政爱民。

  只是他的勤政,多半通过他人之手完成。比方很多政务,听说都是蔡文姬、伏寿、步练师帮助处理。

  曹博脱下步舄(xi),赤脚走在田埂上。

  “殿下,小心蛇虫鼠蚁!!”

  阎象惊呼劝着,连忙脱下鞋子跟上去。

  一旁的曹霸天也急了,连忙指使警卫上前,仔细清除着田埂上的危险。

  曹博也没说什么,只是静静看着警卫们的动作。作为势力颇大的诸侯,他的安危关系着万千人的性命。

  随着警卫队长打个手势,曹霸天凑到他跟前:“殿下,可以了。”

  曹博点点头,沿着田埂转了一圈,又去田里看下抛秧的稻苗。

  然后又与附近村正聊会天,将村子里的情况了解得七七八八。

  长吐一口气后,曹博感叹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孤亲自下乡还真是下对了。”

  阎象、祢衡两人浑身剧烈一哆嗦,瞪着不可思议目光看着曹博。

  秦王殿下的文才,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殿下之才,老臣佩服得五体投地。”祢衡拍了个马屁。

  一旁的阎象诧异看着祢衡,眼前疯狂拍殿下马屁之人,还是他认识的祢正平吗?

  要知道祢衡可是汉末狂士,他的性格可是相当狂,怎么对秦王殿下如此谄媚。

  阎象收敛心神,小心翼翼问:“殿下,您的意思是春耕有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