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东雾口杯矶钓赛(六)(1 / 2)

加入书签

当自立漂沉没入水之后,敖海源迅速地扬竿刺鱼。

  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拉上来一条小鲷。

  都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但估计这条鱼在这7秒内把鱼生所会的脏话全骂了个遍。

  伦家只是吃了一点甜点,怎么就突然来到了陆地?咕噜咕噜……

  看着这条还没巴掌大的小鱼,敖海源连量尺寸都没量,摘钩就扔回了海里。

  明显不达标嘛!太小了!

  在钓完那条石鲷之后,敖海源剪了磨损的一段碳线,重新换了一枚14号的付流线钩子。

  如果是千又钩子,按照三角捏法一捏,不露钩柄就行。

  敖海源用的是付流线钩子,所以他在捏饵的时候,选择把饵尽量拉的长一些细一些。

  玩浮游矶钓的都可能会遇到这么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就是如何选择钓饵。

  这个倒也无可厚非。

  毕竟中国那么大,大家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地区海域。

  面对多类可以垂钓的鱼种,也许你那里好用的饵,兴许隔个百十来公里外的地方就不好用了。

  如果单纯就黑鲷或者大多数鲷科类鱼种而言,老前辈们更多的是建议南极虾。

  但是当地钓场的杂鱼相对偏多的情况下,南极虾到不了底,面饵兴许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纵观今天的赛场,黑鲷是不少出,但是诸如小黑头小海鲈小针鱼等非作钓对象鱼也不少。

  很多人的南极虾还没有完全落到底,就被小鱼追啃的差不多了,落到黑鲷的泳层能剩个虾头就算对的起钓鱼人了。

  而敖海源做的这款面饵,附钩性上绝对是杠杠的,有点儿像钓罗非时的炼饵。

  在手里团半天,手上感觉有一层油,但摸着却没有油,挂在钩子上,即使小鱼啃,落到底也会有不少饵还在钩子上。

  如果实在没有对面饵没有直观的感受的话,请各位自行脑补一下每日排毒养颜,当你吃的比较好,说稀不硬,擦的时候那种感觉……

  因为面饵是偏软型的,所以适口性会非常好。

  “再中!”

  “还中!”

  “连竿了!”

  换上面饵的敖海源,在左右两位大哥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注视下,开始了狂拔连竿表演模式。

  钓上来的鱼虽然有大有小,但是胜在节奏快啊。

  短短的二十分钟敖海源就已经拉上来七八条鱼了,平均2-3分钟一条鱼。

  两个大哥也想试试面饵的狂拔效果,但是赛事有规定,不允许串饵及接受他人的物料渔获。

  “兄弟,你这面饵是自己做的吗?”

  终于,右边儿的大哥忍不住了,张口问到。

  “是啊,过完年时候做的。”

  “哦!看着比商品饵的效果还好,能透露一下配方吗?”

  “没问题,回头加个微信,我发给你!”

  “哎哎哎,我也要我也要!”

  本来钓饵的独家配方是每个人的秘密,但是敖海源不这么认为。

  第一他本身不靠这个吃饭,自己有自己的事业。

  第二他喜欢广交钓友,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可惜比赛里不许串饵,要不我非得要一块现在就试试效果!”

  “没事儿,我这里带了两小包,我用一块,另外一包回头送你俩。”

  得到敖海源的答复,俩大哥越发的认为刚才的收竿给其留出遛鱼空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仨人一边儿钓一边儿聊着天,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

  “歇会儿歇会儿!”

  左边儿的大哥貌似有些累了,一屁股就坐在了礁石上,竿子往旁边的饵箱上一插。

  站着钓都钓了一上午了,大哥也一直没得空坐下歇会儿,这会儿就着中午时分,鱼也都不怎么开口了,抓紧时间休息。

  “来来来,鱼不吃咱们吃!”

  左边儿的大哥从背包里掏出来一包火腿肠,撕开包装扔给敖海源和右边儿的大哥一人一根儿。

  “老王,你也别守着了,没看半天都没人上鱼了嘛!敖老师,坐下歇会儿,吃口儿缓缓体力!”

  敖海源和老王大哥左右看了一下,果然很多人都把竿子架了起来,席地开吃。

  “行!歇会儿!”

  三人正坐地上吃着火腿肠聊天,就听见大喇叭里传来裁判的声音。

  “临近中午,现在给大家发放盒饭,请各位参赛选手注意,垃圾不要乱扔,更不要有意无意的扔到海中。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必须将本钓位的垃圾清理干净,并带离本钓区。”

  敖海源他们离的近,拿到盒饭还是有些烫手的。

  “嚯嚯嚯,好么,菜够硬磕的,一个狮子头,三块排骨,一个卤蛋,这是油麦菜。三荤一素啊!”

  左手的大哥姓陈,陈大哥之前说话并没有带出来口音,但是这几句词儿一出来,敖海源就听出来了一些端倪。

  “一直没问,陈哥你们是哪儿的人啊!”

  “我们啊?我们俩是天津人。”

  “啊?!”

  敖海源一听就高兴了。

  这不巧了吗?在这儿碰见老乡啦!

  “我也天津的,俩老哥之前说话聊天时候没听出来口音呢!”

  正往嘴里扒拉饭的王哥立刻就愣住了。

  “嘛玩儿?你也天津的?不能吧?你天津的嫩么说话一点儿天津口音都没有呢?”

  “嗨,我这切换语调不得有个过程嘛!”

  敖海源立刻就把口音切换成了天津卫。

  “好家伙啦!感情兄弟你是自己家人啊!哎呀!介家里头还出了这么一个大知识分子!哎?兄dei,你怎么就成了学院派的钓鱼人了呢?”

  陈哥饭也不吃了,要不是有规定比赛期间选手不许离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儿,陈哥非得过来跟敖海源喝两口儿!

  敖海源把自己上学、留校任教、带着学生成立海钓社的经历一说,着实给俩天津卫老哥震惊的不行不行的。

  “好么,你们一个大学社团还有自己个儿的船儿?还有车?学生们每学期光靠出来钓鱼就能养活自己个儿?一分钱不找家里要?我多少有点儿不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