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喀什大巴扎·香妃墓(2 / 2)

加入书签

吃完了,女人们不知道怎么还有力气,还要去逛了附近的长安不夜城才回酒店睡觉。

第二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虎永刚问刘伟民,有没有做攻略,想怎么玩。

刘伟民大笑,“有你猫哥在,还需要我做攻略吗?”

“我们是从来都不做攻略的哦,随意玩的。”虎永刚说。

刘伟民说,那就随意好了。反正这半个月都交给你了。

虎永刚的意思,喀什这里再去看一下“香妃墓”,然后就离开去红其拉甫了。

“香妃墓”坐落于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的浩罕乡艾孜热特村,因“香妃”而得名。

“香妃”本名买木热61艾孜姆,维吾尔族人,出身于回部台吉和扎赉(阿里和卓)之家,为辅国公图尔都(哈山和卓)之妹,因体有异香而被誉为“伊帕尔罕”(香姑娘)。

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不仅精通汉语、蒙语、维吾尔语和满语,还能歌善舞。

她举世无双的美貌、优秀才华和独特魅力,让乾隆皇帝为之倾倒,封她为贵人、容嫔、容妃,还允许她在宫中穿着民族服饰。

“香妃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40年左右,第一代墓主人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

其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并成为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的著名大师。

阿帕克霍加死后也葬于此地,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这座陵墓后来被称为“阿帕克霍加墓”。

而“香妃”在北京抑郁而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带领乾隆皇帝派的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组成的送葬队伍,抬着香妃的棺木返回故乡,棺木不准落地。

当棺木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只剩下六人。

“香妃”葬于“阿帕克霍加墓”内之后,这座陵墓也被称为“香妃墓”。

然而,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

传说香妃的兄长用了三年半时间,从北京带回香妃的遗物,葬在陵殿的东北角,所以喀什“香妃墓”内存放的是香妃的衣冠。

虎永刚他们到的时候,就只能看到“香妃墓”,其它区域都被封闭,据说是在打造一个以“香妃”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眼前的“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米,由门楼、小清真寺、大清真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

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

塔楼之巅,又有一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

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墓冢。

香妃的墓冢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墓冢前用维吾尔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

墓冢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冢的作用。

陵墓左边,建有大小两座精致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陵墓后面,还有一大片坟墓,十分壮观。

虎永刚却有一种莫名的滑稽之感,真正的香妃并不葬于此,这里却要打造一个“香妃文化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