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街头遭遇战(1 / 2)
另一边,林霄对着冰箱里那块楼管Martin女士送来的蓝纹奶酪深感头疼。
这种类似生物攻击的东西着实让人难以处理。
一方面,它是法国人深爱的美食,是楼管对林霄上次赠送的礼物的热情回馈。
另一方面,吃掉它的难度等级仿佛让外国人吃臭豆腐,让南方人喝豆汁。
扔掉是万万不妥的,如果让楼管发现,那就意味着对对方直接打脸,但吃也吃实在不下去。
林霄想了想,还是把它转赠给能吃的人吧,也不算浪费了Martin女士的一番心意。
王伟在巴黎土生土长,他家从他父亲那辈就移民了过来,应该能适应这种当地独特的口味吧。
想好了对奶酪的处理方法,仿佛卸下了一块心头大石般让她倍感轻松。
傍晚时分,林霄决定去楼下转角处的面包房买一点面包三明治当晚餐。
这栋楼,燃气是没有的,但Martin女士说可以使用电磁炉和其他电热设施。
她还特别贴心地告诉林霄,该建筑因为年代比较悠久,所以烟雾报警设施没有新楼那么严苛。
每层楼道都安装了烟雾自动报警装置,只是房间里没有。
所以她如果想烹调中国美食,只要没有明火,只要周围同楼层的邻居不投诉,都没有问题。
林霄笑着感谢她的好意。她早就听其他留学的朋友说过,在国外饮食是一大难题。
西餐吃不惯,中餐不会做。即使会做,很多国家的建筑设施里对于明火和油烟都有异常敏感的报警装置,直接联通当地消防局。
她的一个朋友在德国,就因为在家里做了顿红烧肉,触发了报警系统,消防车赶到后再解释也没用,还是被罚了300欧元。
当时她把这段遭遇义愤填膺地讲给国内的朋友们听时,还被大家取笑她吃了顿两千多块钱的黑炭红烧肉。
因为消防员的突然到场,导致她忙于应付忘记关火,把肉烧成了焦黑。
现在轮到林霄亲身感受这种境遇了。
她很庆幸自己租的是这套老旧的小公寓,不会一做饭动不动就触发报警设施,而且还遇到了深谙这方面情况的楼管大人。
Martin女士管理这栋楼很多年了,因为楼里经常有东南亚的住客,她知道自己引以为傲的法餐,并不太为这些国家的孩子们所接纳。
他们更喜欢在家里烹制自己国家的美食,其中尤以中国留学生为甚。
味道过于香浓或者辛辣刺激而引发邻居投诉的情况,她处理过不止一回,基本都能妥善解决。
事情经常以主厨方赠送给邻居一些美食,对方赞不绝口而圆满化解。
当然,懂人情世故的中国孩子们这时候往往也会给楼管大人分一些。
每次Martin女士都吃得心满意足,所以她其实很喜欢这些异乡的学子或游客。
这也是她告诉林霄做饭方面不用太在意的原因之一。
但她没想到的一点是,林霄在国内是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家里厨房就有两个阿姨专门负责,所以她其实是什么也不太会做的。
这也是这几天以来,林霄除了在外面餐馆吃,在自己房间里就煮了一回方便面,煎了一次鸡蛋的原因。
王伟推荐的亚洲超市她早就去过了,米面粮油也买了一些回来,但是迟迟不敢下手。
“人真是会退化的啊。”林霄心里感叹。
她记得她家没有发达之前,自己才上小学,当时还会跟着妈妈做一两道简单的菜式呢。
十几年过去了,竟然连煮方便面都控制不好火候了。
她下定决心,今天先凑合一顿,明天,明天一定要开始练习自己做饭!
很多留学生在国外学到的第一课就是如何做饭,因为长期吃国外的饭真的能吃到哭吃到抑郁。
以至于这些孩子回国后经常被打趣,别的学没学会不知道,去留趟学至少等于去新东方厨师学校进修了一回,厨艺倒是大涨了。
林霄父亲给她的生活费,其实足够她的日常开销,哪怕是天天下馆子或者点外卖。
但是由于家里的情况特殊,她一直有一种深深的不确定感,不确定自己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不确定这个家里是否有一天还会有她的位置。
特别是冯景林加入这个大家庭以后,她和继母、妹妹,哪怕是和亲生父亲林海涛,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
父亲当初一直是不同意她留学的,然而在妹妹和冯景林官宣后还未订婚时,林海涛就开始对她以前提到过但早已束之高阁的留学计划大加鼓励,说只要林霄愿意,他会全力支持。
继母和妹妹当然更巴不得她远离这个家,因为和冯景林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是林霄,而不是他现在的未婚妻林雪。
这段往事,无论现在谁在这个家里吃香、谁在这个家里手握重权,都是无法改变也无法抹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