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伐树(2 / 2)

加入书签

  这会儿,正是村里人吃完午饭出来溜达的时候,不少人都在围观伐树。

  不多时,嫂子抱着小琳也过来了。

  李氏来了,真是把嫂子解放了,吃完饭也不用她收拾,还有闲心出来遛弯,这搁以前,哪能这么闲。

  小琳这丫头,午饭那会儿还在睡觉,现在估计刚醒没多久,手里抱着奶瓶,正津津有味地嘬着。

  小丫头可能是刚醒来缠妈妈,嫂子也没把她放小推车,抱过来的。

  唐元尚上前接过小琳,替嫂子抱会儿,小丫头也不排斥。

  树桩锯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就不能再锯了,以防突然倒下,砸到人。

  后面就用绳子朝切割口的反方向用力拉。

  老黄让围观的人离远点,小心被砸到,唐元尚也抱着小琳躲开。

  树梢上已提前绑好了绳,有一根粗绳是主要受力绳,还有一根稍细的绳,是调整树倒的方向的。

  这都是劳动者,祖辈相传下来总结的经验。

  三个人去拉粗的绳,一个人去拉细的绳。

  村里围观的人,也有上前帮忙的,不过没人去树下面拉绳,那不仅是个吃力的活,还要在树倒的瞬间快速跑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给钱没人愿意干。

  那些人站在树的切口处帮忙推,协助拉绳的人用力。

  在众人几番用力下,随着“嘎吱”一声,树桩从切口处断裂开,树下拉粗绳的三人迅速跑开,只有一旁拉细绳调整树倾倒方向的人,在用力拉着绳。

  “哐当”一声,树倒了下去,围观的人群也随之发出一片惊呼声。

  唐元尚怀里的小琳,见到一棵十多米的树突然倒下,兴奋得小腿直扑腾,小脚击打着唐元尚的肚皮,两只小手也开心地乱挥舞,现场诠释了手舞足蹈的含义。

  “老二,这树枝给我们几根行不,我拉回去喂牛。”

  村里有妇人对唐元尚喊道。

  没等唐元尚说话,嫂子在一旁急忙接茬道:“我家牛羊都没得吃,你要喂牛下地割草去。”

  妇人尴尬地笑了笑,面上难掩失落,心里不知在怎么骂嫂子呢。

  不是嫂子小气,她要把树枝给人家,下地割草的就是她。

  而且给一家就要给两家,要是都来要,这树枝哪能够分,分不到的,还能怪他们一家呢。

  干脆谁都不给。

  随着树倒下,后面的活就是除去树枝这些琐碎活了,没啥看头,唐家大嫂又不愿意给树叶,围观的人没了兴趣逐渐散去。

  “几位师傅,你们要喝茶不?锅里茶烧好了。”

  唐元尚问了句。

  老黄找来的这几个锯树的工人,是外村的,他不认识。

  “给他们一人盛一碗吧。”

  老黄作为工头,替这几人做了主。

  嫂子进屋盛茶去了。

  等把树枝都分解完,把树根也刨出来,老黄让人把主树杆和树根都拖去他家了。

  剩下的树枝,唐元尚让嫂子抱着小琳,他一趟趟都搬回嫂子院里了。

  这才回去洗了洗手,顺势洗了把脸,坐到桌前准备干活。

  这帮人走了他才能有心情干活,不然外面环境那么嘈杂,哪能静下心。

  抬头看了眼时间,差10分钟到2点,刚好这会儿过了最犯困的阶段,精神很好。

  这剩下的1万2千字的原稿,上午已经提前看了一遍,现在翻译起来,得心应手。

  到下午6点多些,中间还休息了有大半个钟头,等于说只用了不到4小时,就把这1万2千字翻译完了。

  又检查了一遍,把句子不通顺的地方,或是有更好的词汇可取代的地方,修改了一遍。

  今天这2万字的任务,就完成了,还多翻译了近一千字。

  400多块钱到手。

  明天翻译完,就又有三天的稿子了。

  这次准备不邮寄了,等后天去城里的时候,一块带过去。

  到时候看看情况,尽可能地多翻译些。

  去城里会耽误个一两天。

  趁在家的这两天,多辛苦辛苦,看看不能把后面去城里耽误的那两天工作量,提前做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