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高力士有心帮忙(2 / 2)

加入书签

  “好,统统收下。”颜真卿是从不收部下礼物的,但这些礼物他都收下了。在回去的路上,他一路都在想,杲卿给我推荐了一位得力的干将,得请他喝酒,以示谢意。

  西北边陲贺兰山脉以外,是突厥等少数民族游牧的大草原。虽然,唐高宗李治已将东西突厥国灭掉,但突厥人的后代还在,他们不断地生息繁衍,人口、牛羊又多了起来,形成了数个部落。

  突厥人能吃能干,身体彪悍力气大,武艺高,善骑射,耐力很强。他们饱餐一顿之后,可以忍饥三日连续作战。

  在草原作战,突厥的男人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士。他们崇尚战死不降的勇士精神。在西北诸多少数民族中,突厥人是唐朝守军的劲敌。

  木刺山外二十里处有一突厥部落,此部落的人口已经过十万,他组织了一支由2000人组成的骑兵部队。经常越过木刺山,深入大唐边境内部,杀害大唐的边民,搜刮抢掠他们的牛羊和财物,是大唐边陲的一大祸害。

  郭子仪将军派爱将赵山率1000骑兵、1000步兵在木刺山安营扎寨。凭借天然屏障阻挡扎家里的多次侵扰,守住了大唐这段边境要塞的安全。

  可是立秋之后,木刺山一带的气温不断下降,寒潮来袭。而驻守边防的官兵还穿着夏日的战服。眼看着冬季快要到了,将士们没有棉战袍,如何抵御这寒冷的天气就成了大问题。

  赵山自己也感到天气越来越冷,而他同大家一样也没有棉服可以添加。

  “我一受凉就肚子疼,肚子一疼立马就拉稀。”副将李虎是位50岁的老将,老人都有怕冷的毛病。他正发愁过冬的棉战袍怎么解决?

  “郭将军已经把咱们过冬的事情上报朝廷了,别着急,很快就会有结果。”赵山对李虎说道。

  大西北的天气同内地最大的不同就是,早晚温差很大,一到半夜,西北风刮起来,没有御寒的棉战袍,站岗的士兵会被冻得受不了,还有冻死的事件发生。

  “我们先把全营的棉战袍都收集到一起,供夜晚站岗的士兵穿,其他人再想办法。”李虎分管后勤军需这一块,朝廷不拨银子,他也弄不来布匹和棉花,做不了棉战袍,将士们只有挨冻。

  天冷了,士兵们各自想自己的御寒办法。有一个士兵名叫陈回光,身高将近六尺半(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九),他体型壮硕,力大如牛,用一口青龙偃月刀勇猛无比,唯一的弱点是怕冷。

  他有个同乡好友,名叫赵四,瘦小如猴,人送外号“瘦猴”。同陈回光一样也非常怕冷。天冷了,俩人商量着去山上割些山草晒干,编成草垫子当褥子用,帐篷内再升起炭火,就不那么冷了。

  大家见他二人的办法不错,也都去山上割草。有几个士兵用干草编了几个草垫子送给主帅赵山,他觉得这草垫子很不错,奖励给这几位士兵每人一碗酒,并号召全体将士都上山去割草,编这种草垫子,还把打猎得到的黄羊皮、狼皮、野兔皮让随军家属缝制成大衣给站岗放哨的士兵穿。

  而绝大多数士兵,只好在帐内烤火取暖。

  就在木刺山第一场大雪来临之前,玄宗皇帝派人给他们送来了棉战袍、棉帽子、棉裤和棉靴,木刺山军营一片欢腾。

  将士们穿上暖暖的棉战袍齐声欢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紫云特意缝制的那套最大的战袍没人能穿,最后落到陈回光手里,他穿上一试,正合身,就好像给他量身定做的一样。

  玄宗皇帝还给他们拨了一笔银子,让他们在当地购买棉花和布匹,让随军家眷给士兵们缝制过冬的褥子和被子。

  可是,朝廷拨来的银子远远不够用,这是因为官府的层层“剥皮”,银子到了木刺山已经去了一半。将士以及家眷的棉服还是个大问题。

  陈回光的棉战袍忒大了,瘦猴可以当被子盖。在新的棉被没有发下来之前,瘦猴常常盖着陈回光的棉战袍睡觉。

  有一天,赵四发现陈回光战袍的领子里好像有东西,俩人拆开领子,发现里面有一张字条。

  陈回光认识字,打开字条一看,上面写的是一首小诗:“木刺山,木刺山,大唐将士守边关。天地冷,刀剑寒,吾皇战袍送温暖。多加线,又添棉,特大战袍谁能穿?恨此生,已无缘,来世等你在人间。”

  陈回光和瘦猴一看,就知道是宫女写的情诗,内容非常明确,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谁敢同宫女私下书信来往,抓住了非砍头不可!。

  陈回光不敢隐瞒,更不敢私藏这张纸条,马上报告给了百夫长,百夫长又向上级报告,最后这张字条到了赵山的手里,正好送补给的车队要回长安,他将此字条交给了车队总管,并写了一封信给郭子仪将军,特别说明此事同陈回光没有任何关系。

  郭子仪看到字条和赵山的信后,也不敢擅自处理,便将宫女写的字条和赵将军的信一并交给了大太监高力士。

  高力士一看,这还得了!宫女竟敢同外界私通,勾引边关的军士,便对郭子仪将军说:“这些宫女太不像话,这可是杀头的罪过!这可如何是好?皇宫戒备森严,这小宫女是如何把纸条送出宫的呢?”

  “公公有所不知,这张纸条是宫女缝在棉战袍的领子里被带出宫的。得到这件棉战袍的士兵名字叫陈回光,他一直驻守在木刺山的边关要塞里,没同宫女有过任何往来。”郭子仪担心牵连自己的士兵。

  “从宫女写的这首诗来看,这件事同你们的士兵毫无关系。这个宫女太胆大了,简直是胆大包天!”

  高力士在宫里待了大半辈子了,这种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感到很震惊。也为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胆大包天的宫女担心,这种事,不用惊动圣上,大内总管一句话就能处理了。

  而郭子仪却想保住这个宫女的性命,他知道,字条交给了大内女官,这个宫女的命肯定就没了。大内女官杀一个宫女,如同弄死一只野猫一样容易。

  如果,把纸条呈给圣上,圣上是当今最仁慈的皇帝,也许这个宫女还能留下一条性命。

  想到此,郭子仪便对高力士说:“高将军(高力士在玄宗时期曾被封为骠骑大将军)一向以慈悲为怀,请将军在圣上面前为这个小宫女求个恩典,放她一条生路吧。”

  “这种事,我们做奴才的哪敢在圣上面前多言?别看我们在你们面前传圣旨,人五人六的,在圣上面前大气都不敢出呀。”高力士说的是实话。

  “将军是把纸条交给大内女官?还是呈给圣上呢?”郭将军试探性地问道。

  “这个宫女也忒大胆了,本宫也不想要她死,还是呈给圣上吧。这几天李太白进宫了,皇上、贵妃娘娘都很高兴,说不定皇上一高兴格外开恩,就放了这个小宫女一把。”高力士这是给郭将军面子才这样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