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信使来了(2 / 2)

加入书签

  紫云简单看过信后,交给舅舅。舅舅看信时,传令兵来报饭菜准备好了,请他们去小餐厅用餐。

  “走,一起去吃饭,我们边吃边说。”紫云对信使说。

  信使感激地望着紫云说:“谢谢!”

  “谢啥,赶上啥吃啥。你一路很辛苦,我们喝点酒吧。”紫云说完,对传令兵说:“抱坛酒来,再叫伙房加两道下酒菜。”

  席间,周兴问信使:“现在的邮路还畅通吗?”

  “回大人的话,时有时无。有战事的地方,我们就绕着走;有的地方路断了,我们就找地方住几天,尽量把书信送到。”

  “叛军找你们的麻烦了吗?”陈回光问。

  “回大人的话,没有。他们也有书信同家人来往,不找我们的麻烦。连土匪都不为难我们,我们身上除了书信外,没有啥值钱的东西。”

  “你辛苦了,喝一个?”紫云举起酒碗。

  “谢谢主帅大人,我干了。”信使的酒量惊人,一口气喝干了一大海碗酒。

  放下酒碗,信使对紫云说:“主帅大人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军政长官,也是对我最客气、待我最好的长官。下面的话没有经过证实,但可信度很高,大人想听,我就说。”

  “我们这里是边关,消息很闭塞,有道是家书抵万金,各种消息也抵万金呀。”紫云笑着说。

  “大人喜欢听,我就说说,”信使说道,“我快到木刺山时得到的消息是,圣上已经安全抵达四川的成都,城中百姓十分拥戴圣上,玄宗皇帝在成都自称太上皇,已经摆脱了危险。

  “太子李享已在灵武登基。新皇登基后,封郭子仪将军为朔方节度使,集结各路忠实朝廷的力量讨伐叛军。如果我说得不错,下一个信使便会带来新皇的诏书。”

  “来,”紫云举起酒碗对信使说,“我敬你这碗酒!”

  “谢谢主帅大人!”

  信使喝了这碗酒后,紫云对他说:“你的这些消息不管真实与否,都很重要。现在兵荒马乱,外面又天寒地冻,你在我们这里多住几日,养好精神再走。”

  “谢谢主帅大人!”

  信使得到的消息一点儿没错,后来都得到证实。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变故,给大唐王朝和百姓带来了灭顶之灾!

  一连几天,周兴同紫云等将领都在讨论大唐的局势,都在想办法如何支援新皇打败叛军。

  “你们说说看,郭将军现在最需要什么?”紫云问大家。

  “两样东西,”陈回光说,“兵源和粮草。郭大将军本事再大,没有兵源打不了仗,有了兵源,没有粮草,也打不了仗。”

  “问题是,”周兴说,“朝廷自身难保,已经没有任何能力,给郭大将军调动兵源和粮草了。陈军师说得对,现在郭大将军最需要兵源和粮草。”

  “我们现在粮草充足,”紫云说,“战马有六千多匹,都是好马;男兵将近两千人了。如果让你们带兵去增援郭大将军,你们是否愿意?”

  “我愿意!”陈回光第一个表态。

  “我也愿意!”严大教头、矦后、古丽亚同时表态。

  “舅舅我虽然不是你们籍册内的军人。但是,我愿意跟随郭将军出征,剿灭叛军,收复长安城!”

  “我希望你们把木刺山的男兵和战马都带走,每人骑一匹马,带两匹马。别让空马闲着,把粮草和武器让这些马驮着。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现在正是你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我如果是个男人,我也去!”紫云当然很想去,可是,木刺山离不开她。

  “魏主帅的话正和我意,”陈回光说,“安禄山、史思明号称几十万大军,我认为不过是些乌合之众,他们怎么能同郭大将军相比?我也认为这是一个为朝廷立功建业的大好机会。”

  “我看出来了,”周兴说,“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朝廷有你们、百姓有你们是大幸也!你们心里都装着国家大事,一定会有大的作为!”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来做个决定。”紫云觉得这样讨论下去会没完没了,必须有人做一个决定。

  所以,紫云对大家说:“我们成立一个平叛志愿军,虽然不到两千人,而到了郭大将军手里都可以成为主力,甚至以一当十。你们没有不同想法吧?”

  “没有。”

  “好,”紫云说,“本帅现在宣布,西北平叛志愿军成立!陈回光任主帅,我舅舅任军师,矦后任先锋。今日准备,明日出发,不得有误!”

  “遵令!”

  “我呢?我干啥?”严教头问紫云。

  “你年纪大了,征战沙场已经不适应了,你在娘子军的任务很重。男兵都走了,我们还要招兵买马,新兵训练马上又要开始了!”

  严教头听紫云这样说,就不再坚持己见。

  “我呢?”古丽亚问紫云。

  “你接替陈回光做我的军师如何?”

  “我想去剿灭叛军。”

  “都是男兵,就你一个女兵,行动不太方便。一家去一个男人就行了,我们在这里守好边关。”

  “那好吧。”古丽亚其实是想要与矦后在一起,听紫云这样讲也就不再坚持了。

  “我们分头准备吧。”陈回光知道此去任重而道远,得做充分的准备。

  大家都离开了紫云的大帐,紫云喊:“传令兵。”

  “在!”

  “传令各分寨伙房,今晚为男兵出征饯行,把好吃的、好酒都拿出来。你告诉伙房头,他们这一去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

  “遵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