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紫云亲自押运贡品进皇宫(2 / 2)

加入书签

  几天之内就凑够了三百多辆大马车,装载好货物后,紫云把押运的骑兵分成三队:陈回光带领一百名骑兵在车队之首,周兴带领一百名骑兵居车队的中部,紫云带领一百名骑兵断后。

  整个车队由以下人员组成:押运的骑兵、伙夫、车夫等,总共有七八百人之多,还有十几条猎犬,车队之庞大从头看不到尾。

  紫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浩浩荡荡地开拔了。

  车队早晨出发,太阳刚刚升起来,围观的百姓站在道路两边,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长的车队,头车已经走出十几里地了,尾车还在大营里没动。

  紫云此举的动静太大,很快就惊动了沿途的悍匪。他们都非常饥饿,都在等着这顿大餐。

  “报——”一个匪窝的小喽啰急急忙忙跑来报告他的上司。

  “啥事呀?急急慌慌的?说吧!”

  “报大王,从木刺山出来的车队离我们还有十里地,头车已经到了断头崖,尾车还看不见!”

  “他娘的,没看见来报个屁呀!再探!”

  小喽啰应声去了。

  “老大!”二当家的回来了,冲着匪首喊道,“这个标咱们劫不了。”

  “何出此言!有咱们弟兄劫不了的标吗?”这伙悍匪有百十号人马,大当家和二当家的武艺高强,在这一带称王称霸,凡是从这里路过的商贩都得留下买路钱,否则杀了你还不算,还劫走你的全部银子和货物。

  他们不杀人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更不是他们手下留情,是因为他们要靠这些商贩养着,杀光了这些商贩,那便是他们自断财路。

  “这个标太大,”二当家的解释道,“小弟已经探得很清楚,这个车队有上千人,光押运的骑兵就有500多人。由御赐二品镇国大将军压阵,我们去了就是送死呀。”

  “原来如此!”大当家的惊道,“我们都扮成百姓去看看热闹,行不?”

  “这行!”

  当押运贡品的车队途经此路段时,这伙土匪都扮成百姓的样子在路边观看。

  等车队全部过完,匪首对二当家的说:“幸亏你的情报来得及时,如果我们轻举妄动的话,不但我们丢了命,我们的老窝也可能被他们抄了。我长这么大,还没见到过如此之大规模的车队。”

  陈回光从这条路上走过几次,知道这段路上有一股悍匪,早早地就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可是,车队顺利通过了这段路,没有受到匪帮的骚扰。

  “这一带有土匪出没,”陈回光边走边对紫云说,“据说这股土匪有百十号人,匪首武艺高强,我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却没见他们出动。”

  “哼哼,土匪都是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人,”紫云说道,“他们打探到我们有这么多押运的骑兵,还来打劫不是送死吗?我可以断定,这些在路边看热闹的人中,一定有土匪。”

  “嗯,很有可能。”陈回光说完,问紫云:“你怎么放了矦后的长假?他在平叛中是有功之将呀!”

  “正是因为他在平叛过程中立了大功,我才放他的长假。我放他长假的原因并不是他媳妇刚刚生了儿子,我是怕他居功自傲,不服从吕线的管束。他比吕线等人在娘子军的资格都老,又立有战功,除了我和你以外谁能管得住他?”

  “嗯,有道理。我们离开了娘子军,他就会称王称霸,这是肯定的,我对他太了解了。”

  “所以,我放他长假。”

  “还是你高明。”陈回光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自己的媳妇。这一招,他事没有想到的。

  媳妇用人有术呀!他到现在也想不通,皇上许配给他的这个小宫女这么能干。不但自己对她心服口服,全体将领对她也是心悦诚服。

  车队一路走一路受到沿途百姓的夹道观瞻,而娘子军给皇上进贡的消息传得更快。紫云派出的特使还没有到皇城,消息就先到了。

  “那个传奇的小宫女要来皇宫了。”代宗皇上对崔贵妃说道。

  “皇上说的可是那个嫁到边关的小宫女?”

  “正是。”

  “这个小宫女太传奇了,臣妾很早就听说过她。如果臣妾没有记错,先皇已经封她为镇国大将军,官居二品。”

  “确切地说是从二品,仅仅低郭子仪大将军半格。郭子仪是驰骋疆场的悍将,而她只是刚刚嫁出皇宫不久的小媳妇。”

  “这个小宫女可不简单呀,她这次来干什么呢?恭贺皇上登基?时间已经过去了呀。”

  “这不能怪她。她在边关,得到皇城的消息比较晚,晚来朝贺可以理解。朕估计她是来给朝廷进贡的,朕得到确切的消息是,这个小宫女带了300辆大马车的贡品,阵容之大连朕都从来没有见过。”

  “臣妾也闻所未闻,这个小宫女真的太了不起了。他们这么多大车里都装了些啥东西呢?”

  “等到下午,他们的特使来了,详情便知。朕的消息比他们早半日。爱妃能否猜到这个小宫女给朕送些什么贡品来呢?”

  “回禀皇上,臣妾愚钝哪里猜得到呀。不过,臣妾以为无非金银财宝吃的用的,还能有别的啥呢?”

  “朕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她一下来了300辆大车,朕也想不到她送的是啥了。”

  “臣妾以为,皇上现在缺的是粮食和银子,她一定会送来不少。如果皇宫再得不到各地的供给,皇宫也快揭不开锅了。”

  “有这么严重吗?”

  “回禀皇上,后宫不该干政,不该过问朝廷的事,这是后宫的老规矩。可是,再不说我们就快没饭吃了。”

  “怎么?后宫都闹饥荒了吗?”

  “回禀皇上,臣妾能否斗胆把后宫的实情说给您听听。”

  “爱妃尽管实话实说,朕先恕你无罪。”

  “臣妾谢过皇上,后宫已经开始实行定量供应食物了。总管不敢把实情告诉皇上,是怕皇上知道后为后宫操心。”

  “朕明白,他们正在抓紧时间从粮食产区往长安城调运粮食。自从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以来,皇宫经历了浩劫,已经空空如也。粮食产区还没有来得及把粮食运进长安城,这是皇宫短缺粮食的主要原因。不过,很快就有粮食运过来了。”

  “臣妾斗胆问皇上,这个‘很快’是多久呀?”

  崔贵妃的话把皇上给问住了,皇上确实不知道这个“很快”意味着什么,是十天还是一个月。可是,皇宫一天都不能断粮呀!

  “爱妃不用着急,很快就是很快的。”

  “臣妾以为,再快也不如我们嫁出去的小宫女快。她这次进贡给皇上的贡品里面一定有粮食和其它吃的东西。”

  “嘿嘿,爱妃估计得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

  “报——”太监总管来报。

  “爱卿平身,起来说话。”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皇上、贵妃娘娘大喜呀!”

  “大喜从何而来,赶快说吧!”

  “回禀皇上,娘子军派来的特使到了,这是他送来的贡品礼单,请皇上过目。”

  “呈上来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