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围城打援(1 / 2)

加入书签

倭国是个岛国,无论是在当初的内战,还是现在的对外战争,他们对于海军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视的。

  虽然他们不能自己制造火炮,但是水兵的单兵素质特别的强。

  刚才的五十艘大型炮舰之所以被梁山水军打得全军覆没,主要责任在村上武吉。

  他太轻敌了。

  他是来打九江的,以为只要有火炮就可以天下无敌,完全没有想到如果九江的敌人和江对岸的敌人勾结在一起怎么办?

  依照水战规定,大型战舰出动,必须要有小型的船只在左右护卫。

  就是要防着汉军水军这样的偷袭。

  这就好似现代战争中的步坦协同。

  不然坦克就是对方眼里活动的标靶。

  但是,村上武吉没有做这样的安排,才让汉军水军得手了。

  现在倭军全部是一色的艨艟战舰,这种战船就是为了近身肉搏而准备的。

  两军的战船刚一撞到一起,双方的将士立刻展开了血腥搏杀。

  船上船下,水里水外,杀得昏天黑地。

  但是,汉军的水军此时明显的感到体力不支,兵力不足了。

  在水中厮杀,那比在陆上厮杀消耗的体力要多要快。

  倭寇增援上来的水兵有一千八百多人。

  而汉军水军满打满算只有五六百人。

  就在这时,在倭寇水军的北面江边上,又突然冲出来了一支水军。

  也是一色的小船,但是数量不在二百艘以下。

  中间一将打着一面“朱”字大旗。

  在这面大旗的右边是“徐”字旗、“汤”字旗和“邓”字旗;左边有“常”字旗、“俞”字旗和“廖”字旗。

  不错,这支水军中间“朱”字大旗下站立的正是轩辕珏任命的长江巡捕使,并亲自赐名的朱元璋。

  汉军一时都凑不足二百艘小船,这朱元璋是如何凑够数的?

  原来这朱元璋归降朝廷,做了长江巡捕使后,就将长江一线的水匪,如常遇春、俞廷玉父子、廖永忠、廖永安兄弟,全部招安了。

  朱元璋以前就是做贼的,早就和这些水匪称兄道弟,如今他做了朝廷的官员,又对这些水匪兄弟们说当今陛下是一位圣君明主,招安他们那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当朱元璋率领两百多艘小船加入战阵之后,战局立刻发生了对汉军有利的逆转。

  徐达、汤和、邓愈、常遇春、俞廷玉、廖永忠、廖永安诸将领着一千二百多水匪冲上倭寇的艨艟战船,协助汉军水军和倭寇血战。

  这时村上武吉率领着残存的倭兵,驾驶着大船上救生用的仅存不多的小船也投入了战斗。

  双方的将士从中午直杀到黄昏,江面之上浮尸无数。

  无论是汉军(包括朱元璋所部)还是倭寇,都伤亡惨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