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雨露均沾(1 / 2)

加入书签

司马懿道:“陛下,桓玄虽然死了,但是桓家尚且大有人在。尤其是襄阳的桓冲和衡阳的桓振,一旦他们知道桓玄死了,那就一定会马上接替桓玄,控制住湖广,而且接替桓玄的人为了保住地盘,也一定会勾结外人,比如说法兰西人,且不说能不能靠着一刻人头就招降了刘牢之,就算是招降了,重新整编刘牢之的人马也需要一段时间,那就等于给了桓家人渡过危险的机会。”

  轩辕珏问道:“那依太傅的意思呢?”

  司马懿道:“派戴宗带着桓玄的人头去岳飞将军的军中,只将人头给刘牢之看一眼,不要过多在刘牢之身上多浪费时间,然后命令岳将军拿着桓玄的人头立刻西进,先拿下武昌,然后席卷湖广。只要拿下了武昌,对于刘牢之而言,那就是釜底抽薪,还怕他不投降吗?”

  宋江问道:“太傅,如果刘牢之投降倭寇如何是好?”

  司马懿道:“宋侍郎,在下料定刘牢之会投降侯景,而不会投降倭寇?”

  “何以见得?”

  “刘牢之麾下虽然有数万精兵强将,如果投降倭寇,他一文不值;但是如果投靠侯景,他退可以撺掇侯景继续割据;进可以取侯景而代之。一进一退,刘牢之怎么会不权衡清楚呢?”

  轩辕珏略一思索,道:“就依太傅计策。”

  不一日,岳飞和陈庆之接到了戴宗送来的轩辕珏的圣旨,又看到了桓玄的人头,一刻也不耽搁,给刘牢之过目一回后,岳飞就立刻挥师西进。

  古之名将的军队都能这样,说走就走,说停就停,没有丝毫的拖沓。

  戴宗在返回寿春之时,陈庆之请戴宗帮他带去一道向轩辕珏请示是否可以招安方腊的奏折。

  刘牢之、加藤清正和小早川隆景看到了桓玄的人头之后都麻了。

  刘牢之对于桓家虽然不忠诚,但是现在他真的不想桓玄死。桓玄现在死了,也就意味着他完全没有了退路,成了无根的浮萍。

  现在摆在刘牢之面前很现实的问题是:

  我该怎么办?

  和倭寇深度勾结?

  不,绝对不能再勾结倭寇。

  其实,对于桓玄勾结倭寇他就十分的不满,他也知道,军中不满桓玄勾结倭寇的大有人在。

  只是这些人敢怒不敢言罢了。

  如果自己再去和倭寇勾结,恐怕就会有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煽动这种不满的情绪,取自己而代之。

  当即,刘牢之一面派人监视倭寇的一举一动,一面派人去联系侯景。

  表示他愿意投靠侯景,听从侯景的调遣。

  既然没有机会拿下湖广,那就拿下江南吧。

  对于刘牢之而言,在哪里割据自立不重要,重要的是须得有块地盘,没有地盘,不用一两个月就会灭亡。

  侯景傻吗?

  侯景沾上毛,那比猴都精。

  他一眼就看穿了刘牢之的不轨企图,可是自己的精兵强将都被打光了,刘牢之要来,就算自己不想他来,又能有什么办法阻拦他呢?

  侯景问王伟道:“军师,咱们该怎么办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