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我们担罪,子孙享福(1 / 2)

加入书签

就在轩辕珏从金陵往武昌去的时候,在高丽的白起再一次率军发起了对汉城的围攻。

  原本诸葛亮、朱武还有裴宣都是十分反对白起的滥杀无度。

  可是,当他们都看过了《松江府蒙难记》后,不仅不再反对白起杀倭寇,贼寇出身的朱武反而是变着法的“指导”汉军杀倭寇。

  比如,朱武建议,面对着汉城的城墙,在倭寇守城的火炮射程之外,当着汉城城上倭寇的面,将他们的同类或开膛破肚,或挖眼剜舌,或砍掉四肢,或拦腰斩断。

  汉城城下,没日没夜的就是倭寇猩猩哀嚎,遍地倭寇的残骸,惨不忍睹。

  倭寇几次从汉城中冲杀出来要和汉军拼命,然而白起早就做足准备。

  出来一批就活捉一批,活捉一批就在汉城城下残杀一批。

  司马裴宣江湖人称铁面孔目,做事最讲原则。虽然现在他也不反对杀倭寇,但是他觉得朱武的手段太过残忍了,道:“朱参军,狗咬了人一口,难道人非要咬上狗一口吗?”

  朱武知道裴宣的意思,咬着牙冷笑道:“裴司马,狗咬了人一口,人确实不能去咬狗一口,不然人不就和狗一样了吗?但是,虽然不能咬狗,却可以将狗杀了吃肉。倭寇之所以敢在我大汉的土地上杀人放火,荼毒生灵,那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太过和善了,向来只说什么继往开来,一切向前看,牢记教训,忘掉仇恨。这个弊端,必须从我们这里要改一改,首先就要让倭寇知道,敢在我大汉的土地上杀人放火,他们就会遭到我大汉天兵疯狂血腥残忍的报复。他们残杀我们一个人,我们就要报复性的残杀他们十个人,一百个人,杀得他们提起大汉就胆战心惊,就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杀得他们亡国灭种,也在所不惜!”

  白起笑道:“朱参军之意正合我心。诸葛侍中,你觉得呢?”

  诸葛亮面无表情的道:“恕在下直言,在下是不主张杀人的,更不主张残杀。在下以为,就算是两国交兵,也应当以礼相待,以德服人,更不要以杀戮作为报复的手段。但是看过了《松江府蒙难记》后,尤其是白将军和朱参军都已经残杀了这么多的倭寇,那就干脆残杀到底,将倭寇杀尽,嗜杀无度,残忍成性的恶名,说是罪名也可以,就让我等这一辈人,不,也不能说一辈人,只说我等,就让我等这些人承担起来。只有这样,我等的子孙后代才不会再次遭受今日这样的灾祸。”

  朱武笑道:“还是诸葛侍中高瞻远瞩。对,我等今日残杀倭寇,就是为了子孙后代享福,这叫做罪在当代,功在后代。”

  裴宣纠正道:“功在千秋。”

  这时,一名兵士从帐外进来,道:“禀报四位主将大人,有一支倭寇大军从南面来了。”

  朱武问道:“有多少人马?”

  “粗略估计,不少于十万。”

  诸葛亮道:“看来倭寇从江南撤军了。”

  白起笑道:“好好好,来得好啊!我大汉的水军现在还没有看到影,如果倭寇放弃了汉城,只是南撤,不要说他们撤回岛子上去,哪怕他们撤到釜山,背靠大海,他们水师的火炮就能派得上用场了,我军就不好打了。现在他们想守住汉城,那就是咱们消灭他们的最好机会。诸葛侍中、朱参军,你们说这一战咱们怎么打啊?还是围城打援吗?”

  朱武道:“围城打援这一招倭寇已经吃了几次亏了,再用这一招,恐怕不灵啊。再说这一次的倭寇是十万,咱们只有六万人,既要继续围住汉城,还要打援,只怕兵力不够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