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楔子(2)(1 / 2)

加入书签

叙安十年,春末夏初。

  缠绵病榻许久的李嶝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清醒之际,他并哭喊着求沐春去私下采买些五石散。

  沐春看着几乎一日不如一日的他,泣不成声。

  “你并是不想着自己,也想想孩儿,他不过才两月有余。”她是李嶝跟前服侍大年的大丫鬟,后来主母入门三日并上吊自尽,自此之后,名门闺秀也不愿意嫁给这个废世子。小门小户的姑娘也无人与他张罗,时日长了,倒就是孤家寡人只带着沐春与杏黄过了下去。

  杏黄前年死了。

  身旁也就只余沐春。

  她昨年侥幸怀上了孩子,年后正月落了地,李嶝一看是个男孩,想着有了后,更是无所顾忌。

  他与杏黄厮混时,不知那杏黄何处买来朝廷禁了多年的五石散,吃来吃去,吃上了瘾,人愈发的不像个人,行事荒唐,品行堕落。

  平成侯府的侯爷、世子历年来劝告了数次无果,而今也不再来往。

  明明是一府之人,偏偏要分府居住,只不过一处围墙,就拦住了血脉亲情。

  李嶝含着金汤匙来到这世间,母亲贵为郡主,父亲平城侯,舅舅庆郡王,这样好的出身,他偏偏还长得相貌英俊学识渊博,二十岁就蟾宫折桂,圣上亲封探花郎。

  可惜——

  他持不住这命。

  直到有一日夜里,他吃了沐春放在床榻旁的凉水,不过一两个时辰,腹中五脏六腑绞着疼,他哭喊许久,却无人问津,直到黎明将至,鸡鸣之时,他才一命呜呼。

  死了的他,说不上还惦念着什么,魂魄不散,就守在这宅院之中。

  见着沐春哭丧,也见着被撵出京城的舅舅,还见着了多年不曾来往的父亲,以及许多好友。

  世人都道他可惜,原本也是鲜衣怒马,而今却一捧黄土,他飘在空中,不悲不喜。

  从什么时候开始愤怒的?

  大概是——

  沐春引了外门的小厮胡来,亦或是那个所谓的孩子长得愈来愈丑,与他毫无相似之样,再便是阮嬷嬷愈发像个老太太,带着沐春及孩子,成了这府里真正的主子。

  舅舅一家被夺了爵撵出京城外,遣人来府上借些银钱,被沐春喊人打了出去。

  只怕从这一刻,他才知道,这一辈子他过的如何荒唐。

  沐春不过是个自小伺候人的丫鬟,她能教养出来什么好人,那孩子打着李嶝之子的旗号,奸淫掳掠坏事做尽,若是闯了收拾不了的祸,沐春并引着这孽障去平成侯府哭诉一番。

  李钊性子弱,总惦念着是长兄唯一骨肉,帮来帮去,却帮出了无恶不作的坏种。

  连累李嶝死了将近二十年,还被拖出来一顿辱骂。

  他看着这府里一日不如一日,也生了去意,临走之时才听得沐春哀求那坏种,“你亲爹就要死了,如若你还有几分为人子嗣的良心,去看他一眼吧。”

  李嶝怀疑多年的事,终于水落石出。

  他身子虚浮,飘到了一片混沌之中,只觉痛心疾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