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出发陇右(1 / 2)
贞观三年六月初八,晴,空气中凝结着夏日的些许炎热。
长安城外西校场,经过几轮选拔,卫国公李靖以及各卫大将军,从十六卫中挑选了,此时李唐为之骄傲的最强阵容。
作为即将成为行军大总管的李靖,也很快的进入的了他的角色。
只见他端坐在马上,看着各卫的精兵强将,不断的集结。
此时此刻,显然他很是兴奋,有些人天生就是为战场而活的,比如这李靖。
只见李靖稍微侧身,对身边的副手张公谨,微笑着说道:“弘慎(张公谨表字),此次陇右练兵,你有什么想法啊?
陛下信任你我,让我们领军出征已成定局,不知道你会选择哪为大将军,随军出征啊?
这人选嘛,可要在此次练兵中产生了,呵呵,不过也不能光听朝堂上的呼声,你说呢?”
只见张公谨笑道:“卫公,这你可问对人了,按理说,呼声高的将军,自然对军功渴望至极。
而战场用命,且还能带动士气,这个人勇武不提,就说这份军心就可用啊。
不过,陛下自然有陛下的考量,您没看到,提前就宣布那尉迟恭,留守长安吗?
这是以防出征之时,那世家门阀有异动。
然而,从各位将军的迫切心情上来看,程知节可是呼声很高啊。
况且,他完全可自领一军,别看那家伙平日里,总是装傻充愣的。
可那战场之上,你何时听过他吃亏?奇兵一路,可将其列入,到时候,就看卫公你怎么用他喽。
军法官嘛,自然是牛秀了,这么多年来,他都以这样的身份出现在军中。
等到战事胶着的时候,他也可领一军,从正面或者侧面,配合主力大军作战。
另外,宗室领军是那任城王李道宗,他的作战风格很是诡异。
自领一路军马,从侧面战场上,协助大军主力作战,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然后,最让我期待的就是那李绩,积小胜为大胜,就是他的作战方式。
每次看似战果不大,但持久战、拉锯战一开,他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李靖边听边点头,笑眯眯的捋须说道:“弘慎此言正解,要说你了解咱李唐的各位将军,你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啊。
陛下命你协助老夫,定也是这个思量啊,不过怎么老夫觉得,总是透着一些诡异呢?
那张士贵、刘弘基、张亮和侯君集这四人。
往日里,只要出征,也要争上一争的,他们可都很渴望战功的。
不过这国战在即,他们为何不见人呢?难道陛下还有其他打算?”
张公谨微笑不语,指了指南方,伸了三根手指,李靖猛然一惊,小心的问道:“冯盎?南三地?”
张公谨笑道:“卫公又何必说出来呢?
北征之路,讲究速战速决,毕竟,突厥遇到雪灾之后,六畜死得过多。
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但那南三地需要提前布局。
况且,防止西域动荡,也要楔入几根钉子进去才是嘛。
陛下私下命令,未经过中枢,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但也不全是,谁知道我们北征之后,会不会有其他几路大军,来协同作战呢?
卫公,您就此安心吧,我们只管我们这边的事就行了。”
李靖不断的点头,而此时十六卫精兵已然集结完毕。
只见城门处,太子六率的一队人马出现了,不过后面好像跟着一队整齐的骑兵。
为首一人,正骑马端坐,与身旁的太子李承乾,有说有笑的,此人正是赵王李宽。
今天,李宽和李承乾兄弟俩的打扮,很是出众,只见李宽穿着他那套黑色的死神重铠,那大大的弯刀,也收入了那跟铠甲一体的刀鞘之中。
而且,马屁股皮囊里,左边是折叠的镰刀长棍,右边一把战弓只露出半个边角。
但只从这半个边角就看出,复合弓的滑轮,显然是改良后的造型。
太子李承乾却一身白色明光铠,配上那帅气的银盔,宛如一位儒将。
如果再拎上一柄亮银枪的话,那就完全一副“白马银枪赵子龙”的样子了。
李承乾不断打量李宽的这套装备和战马,他微笑的问道:“二弟,看似你的武器都很重嘛,还有你这身铠甲。
你这一上马,这马明显就是一沉,你明显就是把这战马,当成一匹驮马在用嘛。
怎么?你想骑这匹马去陇右,之后再骑它出征?”
李宽笑道:“大哥,这匹马是我在很多马匹中,挑选的一匹最为强壮的马了。
我只求行军而已,只要能驮动我和这一身装备行军就行,至于作战嘛,它可不行。
不过出征之前,我估计还得挑选一匹合适的,实在不行的话,我就选一匹冲锋合适的马匹,现在这匹就当做驮马也可以的。”
李承乾也撇嘴道:“也只好如此了,回头我在东宫内,看看有没有强壮的马匹,回头帮你选选。”
李宽听到很是高兴,说道:“那我就提前谢过大哥了,无论没有没,我都承大哥这个情。”
看到李宽没过于客气和推让,李承乾自然也很高兴,于是从腰间解下一柄宝剑。
他兴奋的说道:“二弟,看看这宝剑,这是父皇赐予我的,你来品鉴一番。”
说着,他就将宝剑递给李宽,李宽接过一看,这宝剑比一般宝剑细而且长。
古朴的造型,显得有些年头了,拿在手里猛的抽出,只见一道寒光。
李宽还特意用手指,轻轻弹了剑身,一声清脆的嗡鸣声,久久不停。
李宽本人可是非常喜爱兵器的,于是就问道:“大哥,这宝剑可有名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