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翻译救场(2 / 2)

加入书签

  再进入正厅,座谈会的形式已布置好,椅子和条桌都是可以移动任意组合的。座谈一共分为五个组,都安排在报告厅里。报告厅前面左右并排两个组,厅中间正中一个组,后面又是并排两个组。三人马上就被分到已经摆好的座谈会阵容中去。林丹负责在中间的座谈组。

  座谈一开始宾主就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林丹清楚了自己这组有UNESCO的一位副总干事,哈佛这边有HBS的院长和哈佛副校长,中方有代表团的团长,是教育部的一位副部长,带着几名官员。

  相互刚介绍完就有一位肚子很发福的中方代表发言,他是某省的一位副省长:“久闻有这么一个说法:哈佛大学是全美所有大学中的一项王冠,而王冠上那夺人眼目的宝珠,就是哈佛商学院。HBS是培养商人、主管、总经理的西点军校,是生产‘职业老板’的工厂,美国许多大企业家和政治家都在这里学习过。先后诞生了8位美国总统,包括我们尊敬的奥巴马总统,还有40位诺贝尔奖得主。我们非常荣幸能踏上这块全球教育界的圣土。”说罢这一大段话后很自得地看着林丹,等着他翻译过去。

  林丹向两方看了看,开始翻译了,但他张口说出的不是英语而是中文。他对大肚子中方代表小声询问道:“您说的8位总统和40位诺贝尔奖得主是出自整个哈佛大学,不是哈佛商学院。要不要纠正过来?”

  大肚子中方代表忙点头。林丹翻译完后哈佛大学的副校长笑着回答说:“我们还有32位普利策奖得主呢。”

  林丹翻译过去后副省长顺口问道:“普利策?是什么?和诺贝尔奖齐名吗?”

  林丹很为副省长着急,前面一大段说得好像很了解哈佛,说明只是背熟了一些情况,根本不是真正的了解。

  林丹转头对哈佛副校长说:“他们问普利策奖是什么?”

  哈佛商学院院长把林丹当成是自己学院的学生命令着:“那你给他们解释一下吧。”

  林丹点头应了声便用中文说道:“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和创作界、音乐界的一项年度大奖,是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先生生前遗愿在1917年设立的,每年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颁发。新闻奖有14项,创作奖有7项,奖金为7500美元。但普利策奖的影响远超过奖金的意义,被称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是全世界的记者们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和最高梦想。”

  一个多小时的座谈里林丹不只是单纯的翻译,时常插话提醒两边,这种不太职业的翻译风格引起了UNESCO的副总干事的注意,因为他是美籍华人,能听懂林丹的双语翻译。林丹在翻译的时候也不时关注着埃米莉和福原菊的情况,看到好像都很顺利,没出现什么岔头。

  虽然翻译过程都很顺利,但明显看出林丹对座谈的内容不太满意。整个座谈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中方滔滔不绝地在问,问的问题都很浅显,甚至还有问MBA和MPA的区别这样弱智的问题。而且中方的态度让林丹无语,要不就是无理由的自傲,表现出一种自负,要不就是一种谄媚,掩饰不住的自卑。

  而哈佛的几个教授要么就微笑着听讲,要么就提出一些深刻的问题让中方难以回答。最后快收场时林丹终于挺不住了,他违反了一名专业翻译的职业做法,克服了自己的口吃和害羞,又向中方自作主张发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