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点头(1 / 2)

加入书签

周围听闻此言的人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几分赞同的意味。

  确实,也有寥寥数人暗自揣测秦风未必会如此冒失,毕竟上次陛魔事件中,他可是创造了厌灞压的奇迹。

  然而,在众人都听到四合院的老人们都不抱期待秦风之时,加之此次涉及的是汽车——一个在他们眼中只有外国才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域,即使有少数人心中存疑,在周围一片热议声中,这份疑虑也几乎消散殆尽。

  此刻,壹大爷更是摇头叹息,满面愁容:“秦风这孩子,本是个实实在在的好苗子啊。”

  “我之前也相当看好他,可这一遭,怕真是误入歧途了。”

  “汽车,那可是国外专家们的智慧结晶,连咱们国内的专家都颇感棘手,他一个年轻人就想凭空造出,是不是过于理想化了?”

  “秦风还是阅历尚浅,真可谓压疃廛之憾啊!”

  “不过话说回来,年轻气盛加上这两年赚了不少银子,他有这样的举动倒也在情理之中,只担心他若不知收手,恐怕连他的妻子蔡晓丽也要跟着受累,唉!”

  壹大爷看似一副痛心疾首、深思熟虑为秦风担忧的样子,实则心中或许正因秦风可能的“财务困境”窃喜不已。

  见连平日最受敬重的壹大爷都这般替秦风惋惜,众人又开始围绕秦风的“不懂事”展开新一轮讨论,还顺带牵扯上了蔡晓丽。

  前一刻还在艳羡蔡晓丽嫁得好,下一秒却转而认为她将要随秦风一同陷入困苦。这群人似乎从没想过,秦风何许人也,他在西阿巨庞既庭一路披荆斩棘至今,即便遭遇破产,又怎会让自己的妻子受苦?他们实在是有些自作多情,自家的日子还没理清楚,倒先操心起别人的商业布局,实在显得有些滑稽。

  整个四合院内充斥着对秦风决定制造汽车的质疑与嘲笑之声。

  然而,这一切对秦风来说并无任何实质影响。

  秦风一旦做出决定,又岂是旁人三言两语就能动摇的,更何况,这些人不过是些门外汉,只会空口说白话。

  更甚者,即便他们内心深处再怎么不相信,但在秦风面前,他们也不敢妄加评论。

  因为他们深知,秦风已非他们能够轻易攀谈的对象。

  尤其是那些明知秦风不愿听的话,他们怎敢跑去秦风面前刷存在感,如今秦风的地位早已让他们明白,无端挑衅只会自讨苦吃。

  所以,尽管大伙儿对秦风制造汽车的决定多么不以为然,觉得多么荒谬可笑,也都识趣地不去秦风面前跳梁。

  秦风在院落与工厂间频繁穿梭,自然感知得到周围投来的各种目光。

  那些惊讶、困惑、惋惜以及看好戏的眼神,秦风尽收眼底,只是他并未有闲暇与众人斤斤计较。

  归根结底,用不了多久,大伙就会明白,他所做的这一切,究竟是一个笑话,还是一个神话。

  自从秦风放出风声以来,舆论界沸沸扬扬,许多人暗忖秦风怕是过于自负,私家车岂是凡夫俗子所能制造出的玩意儿?

  纵然造得出,这国产货能否与洋车相媲美?秦风此举,在众人眼中无疑是拿大把钞票打水漂。

  尽管如此,群众虽议论纷纷,却无法抵挡秦风开出的诱人薪资。公告甫一发布,仅仅两日间,招聘处便人满为患,甚至不少人为此辞掉了原有工作蜂拥而来。

  秦风能否造出汽车另当别论,关键是谁会拒绝丰厚的薪酬诱惑呢?

  此时,大众对于秦风此举的看法分化为两大阵营。一派认为秦风过于冒进,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此番必定碰壁;另一派人则认为秦风有胆有识,敢于挑战,兴许久而久之就能摸索出门道来。

  尽管这些人大多与秦风无甚瓜葛,只是心存万一的期盼,但至少他们没有口诛笔伐地针对秦风。

  正当人们热火朝天地争论之际,一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令众人措手不及。

  秦风,竟然要接管红星轧钢厂!

  这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红星轧钢厂附近的居民们,个个都被这个震撼的消息冲击得头晕眼花。

  尤其让人震惊的是,据闻是秦风主动找上门去!秦风,这回是真的疯狂了!

  附近的人对此再清楚不过,他们紧邻红星轧钢厂,许多人家中甚至有人曾在该厂工作,现今仍有人坚守其中。他们怎会不清楚红星轧钢厂如今的惨淡状况?

  名义上是受到上级扶持的轧钢厂,实则早已是明日黄花,濒临倒闭。如今,偌大的工厂只剩下一副空壳子。

  如果不是上级坚持给予支持,恐怕早无人愿在此劳作。即便现状如此,只要上级稍有松动,这个轧钢厂就连员工的薪水都可能发不出,更别提未来发展了。

  此刻秦风选择接手红星轧钢厂,无异于捧起一块滚烫的山芋,甚至可以说是接手了一颗即将引爆的“定时炸弹”。

  因此,说秦风疯了,并非无稽之谈,哪个理智之人会选择这样的险途?

  一时间,人们的议论愈发激烈,已不再忌讳这些话语传至秦风耳中。

  这个消息无疑令人瞠目结舌,尤其秦风竟然是主动请缨。

  在旁观者眼里,这分明是在走绝路,秦风却似乎甘之如饴。

  随着周遭邻里如此热议,连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开始对秦风投来异样的目光。

  这是何等的事情?

  秦风,坐拥大霸王和魔都美术电影制片厂,又创办了国有企业,如今竟然还要去接手红星轧钢厂——这简直难以置信。

  位居动画业翘楚的那位男子,如今却主动请缨,请求上级委派他去接手一家濒临绝境、看似毫无价值的老旧轧钢厂。

  这样的事情,谁能相信他还保持着清醒的理智?难道这是秦风在以别出心裁的方式向国家“捐献”资金?

  若要为国效力,何须选择这样一条艰难曲折且不易得赞的道路。须知,一旦秦风接手红星轧钢厂,它的命运就将与郎匠屋配阙厂,乃至秦风本人的命运紧紧相连。

  过去,即便轧钢厂破产清算,秦风也可置身事外,不受丝毫牵连。但一旦他接手,轧钢厂即刻与他捆绑,未来若是该厂在他的领导下走向破产清算,哪怕状况较现在稍有恶化,秦风都将无法摆脱责任。

  更甚者,此举可能招致诸多非议。毕竟,这是秦风主动请缨接手,若他未能扭转乾坤,反而让局面恶化,外界只会认为秦风无能,连一个轧钢厂都无法盘活。

  这对秦风的声望无疑是沉重一击。鉴于他现今的赫赫威名,无数双媒体的眼睛正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只要秦风有任何不足,都会被大众无限放大。

  面对这样的压力,秦风只能交出优异的成绩,不仅要好,而且要非常好,极其出色。否则,这些质疑和议论将会如影随形。

  尽管周围人对秦风充满忧虑,但他本人却丝毫不见担忧之色。在他心中,打造汽车的蓝图已然逐渐明朗,而接管红星轧钢厂正是其宏大计划的一部分。

  在他人眼中视为烫手山芋的红星轧钢厂,在秦风看来却是最适宜改造为汽车制造厂的理想之地!

  当收到上级的指令之际,秦风不仅没有半点顾虑,反而展现出无比的决心与毅力。他的宏伟蓝图,终于到了付诸实施的时候。

  秦风立即赶往红星轧钢厂。正如众人描述及他预期的那样,这里是一座破败不堪的工厂,每个角落都弥漫着衰败的气息。秦风花费整整一天时间,细致入微地考察了整个厂区。

  次日,秦风便下令提前招募的员工进厂报到,并在接下来几天里,他精心规划各功能区,同时将新老员工有序地分配至各自岗位。

  尽管核心技术团队尚未集结完毕,但周边辅助设备及零部件的准备工作已足以展开。于是,在秦风接手红星轧钢厂一周后,这座工厂在秦风担任厂长的首日,正式启动了日常运营工作。

  尽管厂里的大多数人对秦风为何接手红星轧钢厂这桩棘手之事感到困惑,然而鉴于秦风提升了他们的薪资待遇,他们即便心中存疑,也无法对他有任何非议,个个都尽职尽责地劳作着。

  尤其是那些在轧钢厂服务多年的老员工们,对秦风怀有深深的敬意。起初,当他们听闻秦风有意接手红星轧钢厂,并扬言要制造汽车,这些老员工的心中无不充满忧虑。

  他们之所以仍在这个日渐衰败的红星轧钢厂坚守岗位,无非是为了手中那份微薄却赖以生存的薪水。若非别无他选,他们早已另寻高就。

  纵然现今轧钢厂无法与往昔相提并论,但至少作为上级扶持的企业,他们的薪资发放还算稳定可靠,“蝇头小利也是利”,这一份薪水便是他们的生活依靠。

  然而,当得知秦风接手的消息后,他们内心始终忐忑不安。要知道,造汽车可不是小事,何况这原本并非轧钢厂的主业。

  庆幸的是,在秦风接掌后,并未提及裁员之事,反而是将原有的老员工与新招入的工人一同编组工作。更为贴心的是,对于老员工可能面临的技能转型问题,秦风竟也早早预见,并作出了妥善安排。

  他特地下令部下,确保原先岗位的职工能平稳过渡到新岗位,即使原有的技能暂时派不上用场,也要为他们寻找相近的工作,并指派专人指导。此举让所有老员工感激涕零,这样的厂长何其难得!不仅没有抛弃他们,反而大幅提高了他们的薪资水平。

  如今,他们的工作不仅得以保全,更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这一切的变化,皆源自秦风的决策。

  曾经因秦风接手而引发的恐慌与不安,此刻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秦风的深深敬仰。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入职者,都积极响应秦风布置的任务,整个轧钢厂洋溢着积极进取的氛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