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制造厂(2 / 2)

加入书签

  老教授拍了拍秦风的肩膀,显然对秦风的表现颇为满意。

  当天,秦风与龙国科学院教授合作的消息迅速传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惊讶。

  无人料到,秦风所说的聘请专家,竟然请来了中科院的研究翘楚!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是院里的教授主动登门寻求合作!

  一时间,众人看向秦风的眼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充满了敬佩之情。

  中科院是个什么地方,大家都清楚得很,那是汇聚了各行各业顶尖人才的圣地。如今,这里的教授团队竟然联手秦风搞起了造车事业?

  这消息一传出,人们对秦风造车之举的看法也随之微妙变化。尽管仍有不少人对秦风能否打造出真正出色的汽车持保留意见,但他们已不再像先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嘲讽秦风的梦想。

  甚至,一些原本内心存疑的观察者也开始悄然寄予厚望。

  或许,秦风还真有可能在国内创造出一个众人眼中的“奇迹”,毕竟连国内顶级的专家学者都加入了这场创新之旅。如果连自家国人都不能相信,那么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又如何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呢?

  因此,尽管坚信者尚属少数,但也并未彻底丧失信心。

  一如往常,秦风带来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外界无休止的争论与热议。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秦风与中科院的几位教授正式投入到汽车研发制造的实战阶段。

  在汽车制造厂的一间办公室内,几位教授聚首一处,炯炯有神的目光聚焦在桌面上铺开的各种设计图纸、草图稿件以及散落在地板上的满载思绪的废弃纸张。

  “这设计方案真是精妙绝伦!简直不可思议!”

  “秦风厂长提出的这种可能性绝对可行!如此布局确实恰到好处!”

  “还有这些部分,我认为稍作调整就能解决之前的诸多问题,这还得益于秦风厂长的点拨,真是让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说起来,秦风厂长年纪虽轻,但见识却远超同龄的年轻人,真是叫人赞叹不已!”

  诸位教授连连惊叹,近一个月来,秦风带给他们的惊喜可谓接踵而至,令人振奋不已。

  其中,最为资深的老教授审视着手中的修订图纸,嘴角不禁微微上扬,暗自思量,如果不是秦风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稍显欠缺,他还真想收下这个年轻人为徒!

  此处所说的“小子”,当然就是秦风本人。

  这位老教授,乃是中科院内资历最深、威望最高的学者之一。平日里,这位老教授热衷于钻研那些令众多学者头痛不已的难题。

  这一次,他手中的一个项目刚刚告一段落,正将剩余的扫尾工作交接给他人之际,听闻院里与一位立志造车的商人达成合作协议。

  不仅院里得到了一笔丰厚的科研经费,而且他的学生们更是对秦风赞不绝口,称其人品出众。这让久居实验室的老教授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之之前的研究课题已经耗费他整整一年的时间,于是决定借此机会休息几天,便随着自己的学生一起来到了现场考察。

  秦风得知此事后自然是欣然接受,毕竟人多力量大嘛,众志成城。

  然而,未曾料到,这一瞥之间,老教授竟发现了秦风身上别样的闪光点,从而使得他对秦风的认知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

  过去的这一个月里,老教授细致入微地观察着秦风如何在科研工作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秦风那触类旁通的悟性,连见多识广的老教授也忍不住连连赞赏。

  若非秦风的基础稍显薄弱,未能在此专业领域展现出更加卓越的天赋,老教授或许早已打破常规,欲将其引入高校深造,重塑学术之路,此念一出,只怕让人啼笑皆非。

  幸好秦风对此浑然不知,否则恐怕只能苦笑以对,毕竟,他并无重返校园研习此类知识之意,更不必提他对此并无特别兴趣,他的志向并不在于实验室的研究。

  然而,老教授从秦风身上不仅察觉到了他出众的才华,更迅速联想到了他深藏不露的汽车技术底蕴。

  正因如此,隐秘进行的汽车研发项目也因此大大加快了步伐。

  尽管老教授的介入打乱了原有的计划,却意外地为团队节省了大量的实验研发时间,这一点让秦风颇感欣慰。

  ……

  又过去了两个月光阴。

  由秦风主导设计制造的第一辆汽车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那是一辆面包车,整体漆黑如墨,但这黑并非流于表面的俗气,反而透出一种雅致高贵的气息。

  当这辆面包车竣工亮相,整个汽车制造厂顿时热闹非凡。

  它的诞生,标志着他们长久以来的辛勤付出终得回报,并且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丰硕成果!

  要知道,这辆面包车无论是外观造型、内在构造,乃至最为关键的发动机性能及各项配置,均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实现了巨大的品质跃升!

  甚至可以预见,这辆面包车的诞生,将在国内汽车行业引发一场震撼的大波澜!

  当然,此刻这个消息尚处于内部保密阶段,工人们只知道面包车已成功制造出来,对其实际性能还一无所知。

  最终的重磅消息,自然会在最佳时刻公布于众。

  不过,随着面包车的成功问世,整个工厂仿佛被注入了强心剂,工作效率瞬时飙升。

  而在至关重要的技术研发部门,秦风与几位教授正在全力以赴攻克最后一道技术难关。

  一旦这项性能提升得以实现,接下来便是大规模量产的问题了。

  这一切的发展,较之秦风原先的预期整整提前了两个月左右。

  此时的秦风,一面思索着另一个重要问题——汽车的宣传推广策略。

  先前采用的广告方式可能不再适用。

  秦风虽为此略感困扰,但也明白此事无需急于一时,暂且按部就班,静待良机。毕竟,目前仅有一辆面包车出炉,待到后续的跑车和重型卡车问世之时,才是真正宣传发力之际。

  由于专家团队专心致志地钻研车辆技术,并且在面客车的成功基础上,使得跑车和重型卡车的研发进程大大提前。这让秦风再次深刻体会到人类潜能的无限可能。

  这些专家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的科研精神令秦风深深感受到这个集体的伟大之处。正因有这样一群人,国家才能够迅速摆脱落后的状态迎头赶上。这群人不仅伟大,也无比可敬!

  当跑车和重卡横空出世之际,秦风特地召集了所有参与项目的成员,共同亲眼见证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

  就在这一天,秦风心中酝酿出了针对这三类车型的完美宣传方案。当前,汽车厂仅投产了面客车系列,而其他更丰富的车型则尚待发掘。

  虽然秦风手中握有系统设计图纸,但他深知凡事需按部就班,不能急于求成。计划先凭借这三种车型震撼世人,随后再逐步推出更多款式,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设计资源。

  因此,汽车工厂一边低调有序地生产车辆,另一边,秦风着手筹备高级别会议。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在于策划面客、跑车及重卡三大车型的宣传策略和后续销售布局,并且鉴于新增了汽车行业业务,内部管理架构与工作任务需要重新调整。

  同时,对于新加入和晋升的高层管理人员,大家需要增进了解、相互沟通,以便更好地协同工作。

  会议甫一开始,秦风便指示相关人员全面阐述了面客、跑车和重卡三种车型的各项性能指标及优劣点,并将其与市面上主流车型进行了详尽对比。这一番解析,让在座众人瞠目结舌,深感震撼。

  作为内部员工和高级管理者,他们对汽车工厂的进展本应有着深入的了解,然而此刻听完分析后,他们意识到自己先前的预想过于保守。原来他们曾以为自家工厂制造的汽车能超越国产同类产品,媲美国际水平就已经相当惊人——因为在国内,尚未有任何一家车企敢言其产品与国际接轨,这对整个国产汽车行业无疑是一种颠覆性的冲击。

  然而,在听取详细介绍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自己思维的局限性何其明显。跟随秦风打拼了如此久,为何还未学会敢于大胆设想?

  此刻,他们皆是瞠目结舌,惊讶不已。原来他们厂生产的汽车,不仅远超国产同行,甚至在很多方面碾压国外进口车型!

  无论从外观造型、内饰装潢、配置材质,再到各项性能参数,均全方位超越市场上引进的众多国际名牌汽车!

  这才是他们祖国的骄傲!这才是他们亲手打造的民族“自-强”信念!

  台上,发言者的话语已然落下,而台下的众人却仍沉醉于一片惊讶与振奋交织的情绪中,内心的热情久久未能平息。

  “诸位都已经清楚状况了,这次,我国产汽车的成果风。”

  待气氛稍有缓和,秦风估摸着大家已基本消化了这个消息,这才再次开口,“那么,接下来的重点便是汽车的推广。”

  “若无一个出色的宣传,恐怕许多国民难以信服,我期望的是一种能够广泛传播、深入人心的宣传策略。”

  提及正题,各路高管纷纷收束心神,脑中思绪如潮涌动。对于宣传之事,无人敢掉以轻心,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司未来的业绩走向,更是关乎国产汽车能否在全球车坛崭露头角的关键时刻。

  “我们要让世人看到,国产汽车并不逊色于任何国际品牌!”众人心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