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授人以渔(2 / 2)

加入书签

  因为若是直接给钱,徐小龙那里恐怕自尊心会受伤!但是以采购东西为理由,多给一些钱,这就好解释多了!

  沈江流指挥众人,把炕上地上的各种编织工具,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一叠一叠,一摞一摞,捆扎好,方便携带。

  两百多件东西,一人也分不了多少。

  这些都是这一次下来拉练的收获!

  收获满满!

  来的时候带着的是满满的物资,回去以后,则是带了一堆山里的土特产。

  徐有才家,也找到了一条谋生之路,从此以后,希望家里的孩子们,不要再因此交不起学费,吃不饱饭了!

  离开徐家。

  沈江流又回了一趟张家!

  张家大哥,本名张大圣,虽然是名为大圣,确是生活的如此狼狈。

  沈江流知道,人是各种各样的。

  有的人,是主动型的。不用动员,就可以奋发图强,想方设法的去挣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比如徐小龙一家。

  也有的人,是被动型的。这不是代表这家人不思进取,这家人懒,这家人坏。

  而是这家人的思维方式,习惯了这种逆来顺受,想要努力,却不知如何下手!

  比如张大圣一家。

  对于第二类人,虽然大家不齿,但是恰恰是这一类人,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大多数。

  沈江流知道,第二类人,只需要明白人的稍微点拨,给予机会,也未必不会像电灯一样,发光发热。

  张大圣没有徐有才这么有才,还会编织手艺,但是,他可以负责运输藤编。

  沈江流委托张大圣,把村子里的藤编,按照指定的价格收集起来,然后给自己送到辉煌县城,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至于收购价格与运输价格,沈江流直接定好!各人赚各人的钱,互不冲突。

  具体细节,可以由由钱村长统筹!

  钱村长当然高兴,因为村子里能够有这个编织手艺的人家还有好几户,要是再来个传帮带,搞不好可以发展成为苦毡村发家致富的一个产业。

  不知不觉  ,苦毡村到辉煌县,辉煌县到平州县,再到凤城商店。

  一条新的产业链就这样形成了。

  此时,信贷员已经如约而来。

  沈江流又以定金的形式,给张大圣留下一笔钱。便来与信贷员见面。

  信贷员手里,掌握着每家每户的汇款账号。沈江流分别留下了徐有才,张大圣,钱村长等人的银行账号  便于以后汇款。

  最后,在信贷员与村长,村主任的见证下,沈江流又给村子里账上留下一笔钱。这笔钱,用于救助苦毡村其他贫困家庭。

  怎么使用,由钱村长说了算。

  钱放在专门的账号上,需要钱时,从信贷员这里提前领取。

  至此,沈江流这次下来,带的钱也差不多分光。

  沈江流觉得这钱花的,就一个字,值!

  以上,皆大欢喜。

  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尤其是钱村长,这多年来心中的苦闷,终于一扫而空。思路已经打开,下一步一定要大力组织村里面的人,在发家致富的路上,更进一步。

  时间匆匆过,安顿好一切,已经是中午了。沈江流在苦毡村也待了两天了。

  按照计划,下午赶回辉煌县。因为辉煌县这边,还有一些事情等着自己处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