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东北的坎儿井(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秦澜都没有出去,不过临近秋收每天都有大量的鸽子飞来飞去传递消息。

  州府北边的那个准备用来搭建地形图的地方已经全部弄好了,不仅如此,府里的所有窗户全部换成了玻璃的,虽然花花绿绿的但是总比没有好。

  中秋这天,秦澜正在忙活着给那些玻璃器具和白瓷整点高端包装,秦岳跑过来告诉他城外的水道已经全部挖好,可以铺设水泥了!

  这个东西还得从段文昭说起,西域那边有一个坎儿井,西汉的时候听说是一个叫库尔班的人发明的。

  今年农田灌溉的时候大家发现光凭水沟非常难浇灌,而且一旦松花江水位低了那根本就没水。

  所以段文昭将西域坎儿井的理念在信里给大家说了一下,这不说则矣,一说所有人都心动了。

  城里的下水道使用的是厚三十公分,长宽两米高一米的巨型水泥地道,这种地道同样可以用在田里!

  相比于地表水,地下流动反而更加好,这样不用担心夏天蒸发太高!要知道东北理论上是不缺水的,但是种田需要大量的水灌溉,田亩越多越费水。

  所以上个月秦澜就开始号召百姓将原来的水沟继续深挖拓宽,至少要在地下六米左右!

  随后将通辽那边积压的水泥顺着河流统统运过来在这边进行实验。

  原来的水沟是田字形分布,确保每十亩地有四条沟壑包围,如今改成了管道,最有特色的东西来了!

  每十亩地周边至少都会有一个长宽一米的缺口,平日里用木盖子盖着,需要浇地的时候直接从里面打水。

  若是水流大甚至可以让水直接漫出来淹没农田!至于水泥方管,城里的还是使用钢条做筋骨。

  城外浇灌的就没有了,都是现场用水泥和石头砌出来的,保质保量!为了自家的农田,百姓们大晚上都打着火把,烧着火堆在松花江中用铁桶捞沙子,在荒地里捡石头。

  热闹的不得了,之所以这么快主要靠的就是群众,想想后世修农耕路,挨着谁家田谁来修。

  原本政府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活计,老百姓自己干起来个把月就弄完了,一旦触碰到了自己的利益,百姓们还是非常乐意的。

  至于那些公田也是这样,百姓提供沙子石料可以抵扣自家农田水泥的钱,谁闲着没事和水泥过不去啊。

  用不完的还能拿回去修房子,现在大家都想着在入冬之前给自家的木头房屋外面加盖一层水泥保暖隔音呢!

  甚至有些百姓家里已经做好了木芯水泥墙隔断,不再像去年一样,放个屁全家都知道配方,两口子想亲密都得跑外面野地里去!

  秦澜骑马冲出城,这时候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就连开店的老板都出去田里忙活去了。

  快马来到城外护城河外面的农田里,只看见一群汉子嘻嘻哈哈的在深深的沟里砌着水槽。

  还有不少马车拖着预制的水泥盖板过来,上面割倒的青苗都被当作了饲料给这些马匹。

  这是要连续干好多天的重活,自然要给马儿喂好一点。

  秦澜一直查看了上百个地方,都有百姓在下面劳作,至于最关键的水口位置则是工部和农部的人在作业。

  也不是什么高端的操作,就是普通的水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