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青楼楚馆(2 / 2)

加入书签

  难怪杨坚武略不凡,死后却依然谥号“文帝”。

  特别是其建国之后,一系列恢复民生的政策,仅仅用了二十年时间不到,便开创了一个“开皇盛世”,这个局面简直可以和后世“千禧年”最初的二十年相媲美了。

  只可惜,“老子英雄儿狗熊”。

  隋文帝杨坚执政二十年间,囤积的天下五大粮仓、恢复起来的民生国力,全部被杨广这个二五仔“三征高丽”给败的一干二净。

  其实就三征高丽问题,陈宇曾经也对杨广这个人做过分析。

  按照当时的政局来讲,高丽到底该不该征呢?

  说实话,若是锐意进取之君,其实是该征的。

  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的高丽国地盘虽小,国力却很强,强到了已经成为大隋东北最有潜力的威胁了。

  甚至一度上,在杨广登基之后,这个威胁之大,可能还要超过已经被他老子杨坚用离间计分裂成东、西两部的突厥汗国。

  若用清末民初的局势对比一下,就犹如岛国之于我天朝一般。

  但高丽比之当时的岛国,有一个更有利的条件。

  那就是陆地上和大隋接壤。

  若不征高丽,这个国力渐盛的国家,势必如一头卧榻之侧的猛虎一般,时时让人心惊。

  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是没有丝毫感情可言的。

  今日之友邦,明日之仇寇。

  昨日之贼子,后日之亲朋。

  翻开历史查看,两国之间,可以拿出来说道的只有利益而已。

  高丽应该征伐,但非不是如杨广这般强征。

  稳扎稳打,得一城教化一城,得一镇教化一镇,以大隋之强,总有一天能够真正的将高丽征服。

  ……

  征伐高丽,在隋朝也并非杨广首例。

  早在杨广三征高丽的十四年前,也就是大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便派遣三十万大军远征高丽。

  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却是无功而返。

  隋文帝杨坚不忍再次劳民伤财,就息了征伐的念头。

  但杨广不同,好大喜功的杨广总觉得自己文治武功皆是不弱于有点“妻管严”的父亲。

  既然父亲可做“文帝”,那自己就要做“武帝”。

  皇帝么,富有四海八荒,除了想长生,最想要的便是万世流芳了。

  可在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武帝”又岂是等闲之辈可以及之的。

  汉“武帝”刘彻,平定当时国力排名世界前三的匈奴。

  东汉光“武帝”刘秀,平定篡汉的王莽。

  魏“武帝”曹操,几乎白手起家,一生征战,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

  就连前朝的北周“武帝”也灭了北齐,一统了北方和中原。

  所以,想要在死后被尊称隋“武帝”的杨广,便有了覆灭高丽的想法。

  毕竟,这是他父亲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然而很显然,这件事情最终失败了……

  隋朝延续了北周的府兵制度。

  杨广连续三年,三次征伐高丽,总计抽调作战兵马300多万次,加上后勤,足有千万之众。

  这近乎一千万壮汉、劳力、兵丁,便是当时大隋几乎所有的青壮年了。

  却都因战争失败,葬身于高丽之国无数。

  ……

  隋朝初建,人口不过三千多万,哪怕有政治奇才杨坚苦心经营二十年,因为医疗水平等一系列原因,人口也才不过刚刚增长到了接近五千万。

  但因杨广连续三年征调近千万之众,使得良田沃土无人耕作,幼儿弱女无父无夫,老父老母含泪失子。

  近千万家庭,几乎家家素镐。

  面对这样的君父,大隋的子民们唯有揭竿起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