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第162章 大顺朝的艰难(1 / 2)

加入书签

第162章  大顺朝的艰难

    天下财货有定数理论,是先贤欧阳修提出来的。历来被大儒忠臣,拿这个说事。只要皇帝要花钱做点什么事,就给你来一句,天下财货有定数,你皇上多吃一口,小民就没了一口,小民就会饿死,来驳斥皇上的想法。

    吕建不想在这事上,发表他拉动经济长篇大论的辩论,他认为那没必要。

    “我们花出去了两百万的银子出去,第一个受益的谁。”

    “当然就是我们雇佣的百姓啊。”

    “百姓手中有钱了,他们做什么啊。”

    “花啊。”

    “对了,百姓们手中有钱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就要破例的小酌一杯吧,就要给孩子老婆添件衣裳吧。这样,原本假设只有一百钱买卖的杂货铺,就增加了营业额了吗。说直白一点,我们这两百万花出去,就等于增加了市面上两百万的消费啦。那么这多出来的消费,是不是需要商人贩运过来,那么商人是不是增加啦?”

    原因,就是这些潜伏的锦衣卫发动群众,悄悄的分田,再加上这几年开始风调雨顺了。

    北方遭受将近二十年的战乱,学子们饱经战乱之苦,深切感受底层百姓的苦难,会比南方那些养尊处优的士子们,更加懂得民间疾苦,治国办法。

    这样一来,又和现在皇恩浩荡的大明,只收每亩四钱银子相比,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了。

    然后,他开始将目光转向了陈确即将的八月科举了。

    而李自成为了不违背诺言,就食江南,带去了主力,那么剩下的高一功部和郝摇旗部人马,面对即将大明的反扑,兵力严重不足。

    幸运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天雷连续追着你劈你一百次,你还安然无恙。首先你得被天雷劈中一百次,然后你还得活着才算。

    你们不要抱怨,我们没有抢,我们是公平买卖。你不卖?那哪成啊,大顺官府是要上门劝说你卖的。

    这不是明抢吗?

    全体官员决定,不再阻挠直道开通了。

    不抓丁行不行,答案肯定是不行的。

    国子监的监生出身,大部分都是官员学子,那是一只脚踏进官场的预备官员。

    没钱,你让他拿什么消费?刺激不用钱的零元购消费吗?那事情可就真刺激了。

    “而直道的开通,又能带动经济运转,就比如山东的物资,还有有手段穿越敌占区的江南物资,通过北京到四海关直道,快速往来,而我们在直道上的税收也会大幅增长。比如我现在估算,四海关,我们和祖家吴家所代表的蒙古贸易税收,年底就可达到百万两之多,如果直道开通,最少还能增加一倍。

    “我将将正在营建的二贤堂扩建,让刘先生,黄先生聚集群贤,让京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然后笑眯眯的看着群臣:“到时候,我会请监国禀报皇上,准备拨一笔款子,修缮首善书院。”

    山西五台苍耳沟,悄悄潜伏下来的锦衣卫王二蛋和李洪坤,被乡亲们严密的保护着。还张罗着给他们两个光棍汉,在这里取了媳妇。

    乱世富贵诱人,但乱世的富贵是那么好得到的吗?那得是成千上万流寇,死剩下的绝对幸运儿。

    首善书院,是东林在京的基地,这正挠到了东林党人的痒处。若真如此,我们不能反对摄政开建直道的事。

    这几年天灾过去了,人祸也平息了,粮食连年丰收了,原先崇祯十年,每石粮食达到了恐怖的十两以上,还有价无市呢。

    两人有东林之名,却在思想上很不东林。他们继续宣传自己的学派思想,有一座属于自己的讲堂,那是多么的让人欢喜?

    现在好了,连年丰收,据大顺官府评估,现在每石粮食,是一文钱。

    但正如当初陈确担心的那样,因为大明只有直隶这么巴掌大的地方,又经几次摧残,人才早已凋敝,尤其是皇太极五次入寇,专抓读书人,这更加剧了人才稀缺。

    所以这次算是特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