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科考改革(1 / 1)

加入书签

第二日,京城的各个家族都听闻了莫将军家的长女和嫡长子在赏花宴上的惊艳表现。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些有适龄儿女的家庭更是议论纷纷,对莫家的这对儿女充满了好奇和喜爱。他们在私下里讨论着莫家儿女的风度翩翩、气质高雅,想象着自己的孩子能与之结交,或者成为姻亲。

  在这些家庭中,有的父母对莫家的长女赞不绝口,认为她的美丽和聪慧定能成为自家儿子的贤内助;有的则对嫡长子的英俊和才华心生向往,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嫁入这样的名门。

  一时间,京城的氛围变得热闹而有趣,各种关于莫家儿女的传闻和猜测不断。人们都期待着未来,看看这些家族之间是否会因为这对出众的儿女而产生新的联姻和故事。

  在一些家族中,存在着一种观念,认为与军户之家结亲并非明智之选。他们担忧莫家功高盖主,最终可能会遭到打压。还有一些人担心将门子女的强势个性,担心自家儿女无法招架,难以成就美满的婚姻。这种种顾虑,使得这些家族在婚姻大事上颇为谨慎,对于军户之家的提亲往往持有保留态度。在他们眼中,门当户对、性格相投才是理想的婚姻基础,而与军户之家联姻,似乎潜藏着诸多风险与不确定因素。于是,这些家族在选择亲家时,更倾向于寻找背景相似、性情温和的家庭,以确保儿女的婚姻幸福稳定。

  初秋的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大地上。子璐看着儿子和女儿,他们对外面的议论毫不在意,仿佛那些声音只是一阵轻风,吹过便散。子璐心中虽有一丝担忧,但也决定随他们去。

  时光如梭,三个月转瞬即逝,科举的时间到了。这一天,天气宜人,不冷不热,仿佛是为这场重要的考试特意准备的。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子璐和他的家人送孩子去贡院参加科考。儿子和女儿身着素净的长袍,怀揣着梦想和期待,踏上了科举之路。

  街道上,人们纷纷忙碌起来,为考生们送上祝福。客栈和茶楼里,挤满了各地前来应考的学子,他们或沉思苦读,或交流心得。子璐默默地跟在儿子和女儿身后,眼中满是关切和鼓励。她希望他们能在这场科举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家族争光。

  随着考试的开始,考场里一片静谧。只听见翻阅纸张的声音。

  因为子璐向皇帝提过建议,以前的科考太苦了,还要住在贡院三天,很多秀才举子的身体容易出问题,也容易出现拉肚子等传染病。卫生条件也不好,不利于考出好成绩。

  所以现在的科考改为每年一次,定在初秋不冷不热的时候,不需要住在贡院,每天提前进考场,中午考场管一顿饭。傍晚考完,离开贡院回家休息。第二日再经过验身再次入贡院。虽然衙役们工作量增加,但是秀才举子们能得到休息,身体状况好,考出的成绩比之前好很多。也选出了不少的人才。

  且现在还有各大学院的招生,很多年轻人选择不同的学院学习,毕业后可以直接找到很好的职位。并不需要科考。

  为了避免考题泄密的问题,子璐向皇帝建议,请夫子们各自出至少一百道题目,上交给教育司,教育司做成题库。编号后皇帝在考试当天卯时从题库抽取题目。写出来交官员在羽林卫的保护下送到贡院。

  各州府县郡考试也是如此办法,也会把各州府县郡的考试题库进行随机调换。

  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泄密的问题。每隔三年题库要更新换新的题目。

  纵然子璐和莫离也曾经参与过出题,但是他们也不知道每次抽的是哪一套题或者皇帝打乱了混搭一些题目。

  子璐还改良了考试的笔,用木棍包裹着碳条来写字画画,写钝了就用小刀削尖就行。反正这个年代也没有橡皮,没法擦掉。考场不允许带小刀,可以多备几只笔,每人可以带五到十只笔。这样也避免了带墨汁,容易弄脏试卷的问题。

  名字写在侧边,考完收卷后,专人整理齐之后糊边。就是把卷子钉在一摞,边上姓名处糊上。

  然后再由专门的大儒来阅卷,三人一组,判一道大的策论题。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也是子璐发明的。

  最后有专门的人负责把各块内容的分综合到一起。算出总分。

  按照分数排名,安排名次。最终入榜的都会呈给教育司的司长再次审阅后交给皇帝。

  皇帝会召见前三十名,进行殿试。皇帝亲自当场出题,百官旁观。

  还有随机抽题进行现场陈述。每人题目不同,陈述也不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