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工具10 安史之乱(完)(2 / 2)

加入书签

  可是她却明明白白的记得,这就是自己儿子的王妃,如今的寿王妃,怎么会变成杨贵妃!?

  甚至最后登上帝位的也不是她的儿子,反而是忠王李亨。

  那她的儿子呢?她这些日子谋划这一切算什么!?

  武惠妃身边的陪嫁丫鬟把闲杂人等都遣散出去,然后担忧的给她递过来一杯茶水:“惠妃娘娘,喝口茶,消消气。”

  武惠妃依言颤抖着手接过茶水喝了一口,才声音缓慢的问道:“为何后世……为何……?”

  虽然武惠妃并没有说明白,但是她身边的小丫鬟赶紧安慰道:“娘娘,神迹所说之事都未发生,娘娘应该早做打算啊!”

  【安史之乱大概就讲到这里了。

  唐玄宗是典型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前期登上帝位也不轻松,后期好大喜功,耽于享乐。

  前期“开元盛世”唐朝文化经济达到了巅峰,却也因为唐玄宗后期的昏庸也很快从巅峰跌落,后世对这位帝王的评价也大都是褒贬不一。

  现在有人评价李隆基:“是带领大唐走向盛世的明君,亦是大唐衰落的罪魁祸首。”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自然可以随意的评价这位帝王,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安史之乱的爆发带有必然性。

  府兵崩则募兵起,只是若是这位皇帝一如既往的圣明,是否就不会发生叛乱?是否大唐也不会走向衰落?

  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

  直播间的弹幕。

  “好皇帝,早死二十年就行。”

  “武惠妃死了到杨贵妃…父纳子妻就够离谱了。”

  “结果“从此君王不早朝”,后期太安逸了。”

  ”人老了,就容易老眼昏花识人不清了。”

  唐玄宗时期。

  唐玄宗李隆基面色不愉,但是他并不知道这怒火该向何处发?

  对明天的自己?还是十年后的自己?还是未来的自己!?

  如今神迹提到的一干人等,都已被处理,或流放,或死。

  日后若是再发生叛乱,那必定不会再是安史之乱!

  唐玄宗突然开口问道:“诸位大臣可是觉得,安史之乱,罪由在朕!?”

  而台下众位大臣,即使是当今天子的老师,宰相张九龄也不敢继续进言。

  “导致大唐衰落的罪魁祸首”这个名头,太大了,而且屡次提及当今圣上的昏庸。

  实在是太大胆了,但是天上神女无论是后世之人还是天上之人,都非唐朝人士。

  是以,才能畅所欲言。

  而他们只能说:“臣等不敢,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从而避免神迹预下之祸事!”

  唐玄宗斩钉截铁的开口:“朕绝不愿神迹所语之祸事发生!”

  宰相张九龄进言道:“神迹之前已赐下良种,必然是为了保障我朝民生,请陛下现在赐天下良种!百姓才会感念您的圣明!”

  前面的神迹赐下良种之时,唐朝自然是买了很多,不计其数,但是唐玄宗本是打算安排一些人先种,而后良种更多一点,再赐给天下。

  如今神迹所语,不利于唐,不利于当今圣上,所以张九龄才会进言,赐天下于良种。

  李隆基也很快意识到这一点,“准!”

  ———

  安史之乱完了,以后可能多写知名历史人物,少写这种史实叛乱了。

  近2w字的安史之乱可能是我写的最慢的一个节点了。

  我对人物的选择一定是“大众且知名的”。

  比如安史之乱这里的郭子仪,张巡,在叛乱中唐朝那就是大将军,但是我就是没着墨,没写,就是因为知名度不高。

  你能说人家没知名度吗,有知名度,但是知名度确实没有那么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