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臣是在响应朝廷政策(1 / 2)

加入书签

看看,看看啊,什么是忠臣,什么叫为君分忧?

  陛下为何不愿用我?

  单就是这一个语气,就让刘宏心里暖洋洋的。

  那种非但不像质问,反而是像晚辈对长辈的撒娇口吻,不比那些在朝堂上尸位素餐的废物强多了?

  欣慰啊!

  刘宏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龙案上此时应该叫汉记的东观汉记,手指在简牍之上摸了摸。

  “你蹿升的太快了,锋芒毕露的人没有好下场。”

  “如果你现在已经四十岁了,朕大可不必理会,可你尚未满二十之龄,却风头正盛,身居高位。”

  思虑一番后,刘宏并没有刻意隐瞒心中的想法,直言不讳地说道。

  或许在他看来,对于刘彦没什么好隐瞒的,除开君臣之外,尚还有翁婿之情,直说便是。

  不用刘彦,未尝不是一种保护,还有一句话刘宏没说,那就是他希望将刘彦留给下一任皇帝。

  如果现在让刘彦封无可封,那么等下一任皇帝即位之时,刘彦要么造反,要么被秘密处死。

  “臣知晓了。”

  刘彦点了点头,没有过于纠结这个问题。

  自古功高震主死的快,如今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

  一郡太守的地位等同于封疆大吏,无论是实权还是地位,都远超于现在的刺史。

  至于后面刺史的权力难以遏制,那是后面的事,至少目前为止,刺史的实权虽然上升了不少,但是在太守面前依旧只有监察之权。

  “德操,冀州百废待兴,上任后定要改善民生,当今天下常有动乱,朕心中颇有不安。”

  “冀州乃是北方之重,人口稠密,粮产丰富,而经过张贼之祸,河北动乱不止,仍有不少贼寇劫掠百姓。”

  “你,应该懂朕,应该懂朕!”

  刘宏看向刘彦,语重心长的说道。

  “臣明白。”

  刘彦拱了拱手。

  “另外,我听闻冀州刺史对朕颇有微词,而经过张贼之祸后,王芬的权力渐渐增大,你此去亦能遏制于他,河北,不能乱!”

  刘宏满意的点了点头,再次说道。

  “谁乱杀谁。”

  刘彦微微颔首,保证道。

  “好,朕心甚慰!”

  刘宏欣慰的拂须一笑。

  果然没看错,刘彦军旅出身,杀伐果断,而刘虞虽然更受他信任,但却过于柔和。

  如今冀州有刘虞与刘彦两人,一刚一柔,定能稳定局势。

  “时辰也不早了,让人带你和万年去给皇...唉,给皇后敬杯茶吧。”

  刘宏说着,提到皇后之时不由得迟疑了一下。

  皇后手段狠辣,看似心机深沉,但却只有心机而无手段,只知道干下毒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实在是让他颇为不满。

  若非她对万年不错,刘宏是不愿意让他们两个去敬茶的。

  “诺!”

  刘彦拱了拱手,退出了御书房。

  目送着刘彦离去,刘宏有些烦闷的揉了揉太阳穴。

  随手翻看了几个奏折,大部分都是一些什么不要亲小人远贤臣的建议。

  狗屁,就知道摆弄嘴!

  一群冠冕堂皇之徒,上嘴唇下嘴唇一碰,就说什么不可亲小人远贤臣,他一个皇帝,难道不知道亲贤臣远小人?

  可是满朝文武有几个贤臣又有多少小人?

  王朝末年,奸臣当道,难道盛世就没有奸臣吗?

  不是,盛世同样也有奸臣,只是盛世之君威望足够,绝大多数可以自己做主。

  但大汉这种情况,皇帝的权利与威望远不如盛世之时,因此小人当道,哪怕是贤臣,也正开始朝着小人转变。

  刘宏:心累,想摆烂!

  穿越复道,抵达后宫,一路上刘彦都被盯得很紧,生怕他做出什么违逆之举。

  长秋宫

  风韵犹存的何后正看着儿子玩泥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