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何谓成大事者(2 / 2)

加入书签

  刘邦内心渴望改变现状,成为农家的领袖,但他深知实力不足,没有强大的修行者伙伴,这是他最大的遗憾。

  然而,知命境的强者已经被九公子逐一铲除,这使得刘邦的梦想如同镜花水月,遥不可及。

  他期待有一天,能有真正的力量伙伴出现,那时,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故事发生。

  在武林的顶尖势力中,连号称智谋无双的楚南公都曾在与赢耀的较量中险些陨落。

  论智谋,楚南公无疑是佼佼者,却也败给了赢耀的机敏手腕。

  连楚南公这样的高手都被赢耀玩弄于股掌之间,若他亲自出马,无疑是以卵击石。

  刘邦曾与项羽共事,他是反秦阵营的关键人物。

  这位自视甚高的男子,若非出身显赫,刘邦自信自己能轻易制服他。

  实力再强有何用?不懂运筹帷幄,不谙权谋之术,终究是空谈。

  就连这位趾高气昂的家伙都未有过叛乱的念头,宫廷内部的王室成员却蠢蠢欲动,甘愿充当牺牲品。

  你以为他真是毫无心机的愣头青吗?

  在大秦如日中天之时,他绝不会率先挑战,除非看到秦朝衰败的预兆,否则他始终坚守忠诚。

  汉高祖再次施展深藏不露的手段,始终在赢耀的严密监视之下。

  对赢耀而言,项羽并非不可战胜,只要削弱其力量,他便不再具备威胁。

  在智谋对决中,刘邦显然占尽上风。

  若让他在两人中抉择,赢耀会选择先解决项羽,毕竟后者头脑简单,好战成性,正是其致命短板。

  看着郭嘉,赢耀微笑道:“奉孝,你看刘邦,实非易与之辈。”

  郭嘉赞同道:“确是非凡,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已是难得。”

  郭嘉审视刘邦的资料,惊叹于他的收获丰厚,追随者已过万,但这其中真正跟随起兵的,绝不超过一万。

  如今大秦百姓对未来充满期待,又有谁愿意拿生命冒险,这岂非自断后路?

  其他人若能坐拥大权,哪有赢耀这般待遇?至少眼前的安稳更为人所求,毕竟这涉及真实的利益。赢耀的威望早已传遍各地,帝国的大部分财源皆由他支撑。

  如此重担,帝国难以长久承受。

  再者,赢政能一统六国,靠的是真才实学,而非六国虚张声势的表面功夫。

  既然赢政能统一,那么再次扫清六国余孽只是时间问题。

  刘邦看到这一点,便知无望,更别提起兵了。

  赢耀作为大秦未来的帝位继承人,民众生活只会更好,无人会随他反叛。

  听说帝国新法更为宽容,人心更加稳定,陈胜吴广的首倡之举更是显得多余。

  陈胜吴广之所以率先行动,其实他们和赢耀、刘邦都心知肚明。

  大多数参与者是世家的私奴,而非民间百姓。

  陈胜吴广的目标是农家领袖的地位,即使失败,只要保留精锐,他们的目标依然在望。

  相比之下,刘邦的兄弟才是他崛起的基石,无论顺从秦制还是反抗,他都有

  可能成为赢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