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傻柱的一生(1 / 2)

加入书签

恍惚间,一幅幅画面在傻柱识海中浮现。

  父亲何大清是民国生人,读了几年私塾,凭祖传手艺在丰泽园做大厨,每天忙忙碌碌。

  母亲因为生雨水,难产去世了,那年自己才10岁。

  在母亲去世后,自己就不能读书了,需要每天煮米糊糊、浆洗尿布、陪伴着何雨水。

  那几年至少还能吃得饱,一周能有一两次肉菜。

  那年傻柱13岁了,何雨水3岁。何雨水可以进南锣鼓巷育英幼儿园了,傻柱跟着父亲去丰泽园当了学徒。

  3年后的一天,父亲出门后就没回来。

  到了晚饭的时间,丰泽园的师父罗建荣来家里说,父亲出差了。告诫傻柱安安心心跟着他学厨。

  父亲离家几天后,家里的米粮酱油茶,还有钱票…都不见了。想去找街道办、想报警。

  可是院里的一大爷易中海,拦住了傻柱,警告傻柱“院内事务院内解决,若是自私自利影响了四合院的名声,是要被赶出去的。”

  在丰泽园,傻柱还仅是个学徒工,没有工资,只管饭食。那些天每顿饭,傻柱只吃一半,偷偷把另外一半留着,带回家给何雨水吃。

  家里什么都没有了,何雨水要没办法上学了,只能去找父亲拿点钱了。

  向师父要了父亲的住址,准备请了假去保定找他。

  易中海知道后,借了10块钱给傻柱当盘缠。

  贾东旭知道后,送傻柱了两个窝窝头当干粮。

  到了保定,傻柱和何雨水都没进门,就被姓白的寡妇骂着赶走了。见不着父亲,只能回四九城了。

  回到四九城,易中海劝傻柱别去丰泽园了,说没薪水,你们的生活都没着落。

  傻柱听了院里一大爷的话,辞了学徒工,天天带着何雨水,每天去捡煤核、捡垃圾卖,养活着自己和何雨水。

  傻柱18岁那年,何雨水读小学了,有一天易中海和傻柱说“出100块钱,就能进轧钢厂。

  厨房学徒15块月薪,转正了27.5。”

  那三个月,傻柱带着何雨水捡煤核、捡垃圾、做小工,还借了易中海50块,总算进了轧钢厂后厨。

  有一天贾家来了一位穿着土布衣衫的漂亮姑娘,听说是贾哥的对象。

  几周后他们结婚了,一大爷易中海让傻柱帮忙掌勺。

  何雨水很喜欢贾家嫂子,和她在一起就会有说不完的话。她有时候,还会主动把傻柱带回家的饭盒,给贾家嫂子带回去。

  一年后棒梗出生了,这孩子白白嫩嫩的招人喜欢;过了两年小当也出生了,看一眼就觉得像贾家嫂子。这两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往傻柱家里钻。

  那一天傻柱在厨房,听到贾哥发生了意外,回到家里得知贾哥去世了。

  一大爷易中海让傻柱请假,帮助贾家。

  傻柱看贾家嫂子怀着孩子,贾大妈那么伤心无助,棒梗小当还那么小,念着贾哥当初给窝窝头的情,傻柱出钱出力帮助贾家。

  有一天,贾家嫂子肚子疼,一大爷易中海让傻柱去叫产婆,产婆来了,小槐花安全出生了。

  一大爷易中海让傻柱接济贾家,傻柱答应了。

  何雨水很喜欢棒梗、小当、槐花,傻柱也稀罕他们。有时候傻柱和何雨水都会把肉菜给他们,自己却吃棒子面粥。

  今年傻柱22岁了,转正2年了,手里存了300多块了,就去找了媒婆准备娶媳妇了。

  媒婆听了傻柱的介绍,很是兴奋的说:“四九城里,有很多适合你的好姑娘”。

  后面几个月,媒婆带了几个姑娘来四合院里相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