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箫韶九成,有凤来仪(2 / 2)

加入书签

                  可晴发呆很久,久到最后连杨紫彤脸上的笑都快僵硬了,那两名女官才算是停下了。

                  合上长长的单子,两名女官禀报道:“禀娘娘,库中有记录的物什儿一百零一件,其余五类谷十样锦六活畜都已按量备妥,只是不知要送去哪里?”

                  “慕姑娘?”杨紫彤唤道,抬眼示意她看着眼前这些琳琅宝物。“对这些可有什么意见吗?”

                  “娘娘,可晴出身乡野,诗书略懂一二,这珍宝古玩丝缎一类,就不太懂了。”可晴微笑。“还是请娘娘自行斟酌吧。随意些无妨的,可晴并不计较这些。”

                  “说的哪里话。”杨紫彤拍了拍可晴的手,以示亲近。“咱们大弈的皇后,怎么能在天下人面前失了礼数?若在普通人家,这些本该是双方长辈之间商讨的。你一个人孤身在此,委屈了。这些东西本该是往娘家送的,只是现在时机不对,如今事从权宜,能留在云裳宫的且先送去云裳宫,至于那些杂粮布匹的,分量太多,慕姑娘可有地方安放?”

                  可晴摇头,道:“师门离帝都甚远,也已经没有人在了。”

                  杨紫彤挥手对两个女官道:“送去云裳宫吧。月明,你回去打点着,我与你家主子有话要谈。”

                  这意思就是可以清场了,于是满屋子的宫女女官有序的退了出去。

                  “陛下大婚,举国同庆,普天同欢。太常寺上奏说由太常寺统计天下鳏寡、孤独、穷困,年六十以上、孤儿七岁以下,赐予布、帛、米、肉,陛下准了。你看多少合适?”杨紫彤问道。

                  “娘娘,可晴不懂国事,国库余量如何可晴也不知道,这如何能让我做主?”可晴面上带着淡淡的为难和感动。

                  拉拢,赏赐。

                  目的不过是让她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而已。怕是怕这纸上画的皇后娘娘栓不住人心吧。

                  “这怎么能算是国事呢?这是家事,家事。若在一般氏族里,你这个位置也就是当家主母了。咱们家如今不过是人口多了点罢了,这做主母的,也不过就是帮着夫君打理好祖上留下的这点基业罢了。”杨紫彤很有气魄的说道,颇有些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姿态。

                  “有娘娘在,可晴怎么敢逾越。”淡笑。

                  “还不改口?六礼已经行了一半儿了,怎么还叫我娘娘呢?”

                  可晴一听这话,立马从贵妃椅上起身,跪了下来:“可晴出身乡野,怕乱了皇家规矩,娘娘恕罪。”

                  “这是做什么呢。快起来。”杨紫彤急忙虚扶一把,把可晴按回了椅子上。“知道你害羞,不勉强你了。早晚有那么一天的,到时候,不喊也不成了。”

                  “其实今日来,是有事与你相商。”杨紫彤终于转入了正题。

                    “娘娘请吩咐。”

                  “渊儿如今年纪太小,又无甚政绩,前些时候因着国丧罢朝,现在也差不多是时候要上朝了。”

                  “陛下若能亲政那自然是国之幸事,大弈百姓之幸事。”可晴得体的回答道。官方客套话,信手拈来。

                  “没有什么政绩和军功,如何能让朝中众臣信服?前几日渊儿说想亲自到颍州去犒赏三军,回来以后也好让朝野上下信服。这事儿哀家并不赞同。一来此去路途遥远,渊儿从未离开过帝都。二来,颍州毕竟不比帝都,穷山恶水多刁民。三来,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两军对垒血光过重。怎么看,都是弊大于利的事情。”

                  “正是,娘娘思虑周密。”可晴不动声色。

                  杨紫彤的意思多明白:颍州太远了,我不放心。颍州是龙颖的地盘,我不放心。颍州马上就要变成战场,我更不放心。

                  不过说了这么多,总不至于就是对她絮叨着自己对儿子有多不放心吧?

                  龙潜渊有多讨厌她这个未婚妻,太后娘娘不至于装作不知道吧?

                  “只是……”杨紫彤迟疑的说。

                  “娘娘还有顾虑?”可晴嘴角的笑意更深:只是的下文,才是太后娘娘要说的重点吧。唉,真是越来越有眼色了,这虚与委蛇的事情,真真没意思。好好的一句话说个通透不好吗?非得弯弯绕绕推来推去。

                  “唉。渊儿的性子,随哀家。当了皇帝,哀家还是把他当小孩子疼呀。只是这孩子倔的很,他是打定主意要去颍州了。”

                  于是?可晴挑眉,疑问的表情展露无遗。

                  “幸好有你在呢,哀家也能放心了点。夫妻本是同林鸟,自然应当举案齐眉,互相爱护,互相扶持。渊儿年纪小脾气大,你虚长三岁,路上互相照顾吧。”杨紫彤道,然后自以为体贴的说道:“征西将军和你又是同门,不如就把那些粮食布匹带去颍州吧。也为将军拢拢人心,别让人小瞧了去。”

                  可晴却是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了:要她和龙潜渊,以国父国母的身份,去颍州?

                  杨紫彤又道:“册后大典的日子哀家也选好了,不过也不能什么事儿都让你自个决定。总得要长辈过目呀,这请期帖我让风清带上,捎给疏将军吧,若是有不妥之处,你和渊儿回来之后咱们再商议也成。”

                  可晴这下是真的不知该如何回应了,讷讷的问:“请……请期帖?”

                  大弈的风俗:男家行聘之后,卜得吉日,由媒人赴女家告知成婚日期。形式上像是由男家请示女家,所以叫做“请期”。

                  其实就是商量婚期的意思。

                  带着小皇帝,去给疏墨送请期帖?

                  可晴突然想到前些时候的庚帖。

                  如果宁北落真的去送了,会是什么心情?

                  墨墨。我怎么突然就这么难过了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