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轧钢厂(1 / 2)
每天上班上学的人,都是按时出入,留在家里的有小孩的带小孩,没小孩的做家务,为一家人做衣纳鞋,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
时间很快进入了冬季,53 年 11 月,北京市开始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对城镇居民,和工商行业等发放了粮本。
这一举措,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大家只是以为,不能在市场买粮而已,在哪买都行粮站也是一样,只不过不像以前那样随便了,是有定量的。
每家每户都带着户口本,到粮站领取粮本,何雨柱兄妹的粮本,回来就交给了秦淮茹,他们就是有粮本也没钱买,再说了吃喝都在刘家,要粮本对他们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
这个时候的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小本本用不了多久,可就是命啊。
整个四合院里,只有两个人不是城市户口,那就是贾张氏跟她儿媳妇,秋季的时候,她又拉了点粮食回来,但是已经没有往年那么多了,她还在院子里吹嘘,她有多么的有先见之明。
总之,就是告诉院里的人,她是最聪明的,她家媳妇傻兮兮的,还当什么家啊,就应该让她来当家。
大家听听也就过去了,谁还不知道她,有钱经常自己跑出去吃肉,以前她养活的贾东旭,瘦了吧唧的,现在虽然也不胖,但是已经有肉了,比起她强的不是一点。
在大家还在讨论粮本的时候,时间进入了54年,二月份政务院发布了,公私合营暂行条款,娄振华首先响应号召,退出了钢厂的管理。
随后,北京特殊钢有限公司,更名为北京轧钢厂,而工人们,也进入了老大哥时代,成为了国企单位的员工。
注;原着里说的是红星轧钢厂,那个厂子位于昌平,与这里不是一回事,本书也不说名字,直接叫轧钢厂。
杨伟华为轧钢厂厂长,李怀德为后勤部主任,这些人相继进入了,轧钢厂领导班子。
轧钢厂的变动,对于工人的影响不大,不过作为国企,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节日期间会有福利发放,食堂伙食明显提高了标准。
“刘师傅早啊?”
刘大壮父子进入轧钢厂,一路走来都是问好的,当然主要是刘大壮,他是轧钢厂第一猛男,现在的轧钢厂还没有扩建,女工基本上是没有。
也只有后勤和食堂才会有女工,这还是解放后,如果是解放前想都不要想。
还没有大规模招工的情况下,能进入轧钢厂的,都是有一定关系的人,他用一双男人的眼睛观察过,没有发现什么亮眼的存在,当然,钻个小树林还是没问题的,只要不被抓住。
这个时期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搞破鞋,如果被抓住会游街示众,严重的会被判刑,工作肯定会丢的,以后就是有污点的人,再想找工作那就难了。
中午在食堂打饭的时候,碰见了何雨柱,没错,19岁的何雨柱,经人介绍进入了轧钢厂食堂,如今是个临时工,这是一个过渡,每个进入轧钢厂的人,都要有的过程。
他师父在厨师界很有名气,轧钢厂有人找到了他,他举荐了何雨柱,因为正经厨师是不会进厂的,厂子里是没有食材,让厨师练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