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帮我写一个讨封颂文(1 / 2)
“何以慰咱心,看熊顾坐林。”
“此熊为何熊,抱笋一竹熊。”
林凤语把竹笋给了大圆,让它顶在头上别动,然后他便凝聚出了元气镜。
接着一边在镜子上,写下了这四句,一边往嘴里塞了一颗补元力的丹药。
他这次要写的字数可能有点多,不得不先做点准备。
而且,这次他不准备只写古诗。
就像已经写下了的这四句一样,必须在古诗之间,加上一些,能使得上下文连贯的句子。
这四句诗里面,前两句是古诗,后面两句,就是他自己补上的。
当然,这不算什么难事。
尤其对于他这样受到相声和电影的影响,痴迷过一段时间对对子的人而言。
写不出什么好东西,勉强对仗的情况下,表达清楚意思,还是很容易的。
前两句,是这份契约的提纲。
后两句,则是点名,接下来的颂文,要写竹熊了。
于是,接下来的元气镜上,便出现了:
“白象青云意,黑牛白日心。”
“四蹄如飞燕,双眼似流星。”
“初生通灵性,正好映碧丛。”
“游戏催春色,觥筹翫熊猫。”
这一首是白居易的《赋得二十羡熊猫》。
流传度不是很广,也不在必须背诵的范围内,林凤语能记住,还是因为高中写作文的时候,为了凑字数特意背过。
写熊猫的诗词实在不多,他找到并且现在还能记起来的就两首。
除了这一首,还有唐寅的一首,那个太长了,担心元力会不够。
写完了熊猫,其中却没有竹笋。
所以接下来林凤语还得写竹笋。
不过写竹笋也不能只写笋,还得写竹林才行。
因此,他深吸了口气,接着全神贯注的以元力书写。
“何以慰咱心,看熊顾坐林。”
“竹熊坐竹林,熊头顶猫头。”
猫头,是竹笋的别称。
写到这一句,基本就是联上了。
然后就该是将两者彻底的绑定。
最好是能用一个统一的,贴合熊猫大圆本性的点。
关注着这边的武者,和直播间的观众,在林凤语写到这里的时候,都意识到,关键的地方来了。
他们都听到了尧之圣关于领域的阐述。
其中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
所以问题是,熊猫的本性,是什么?
懒吗?
是够懒的。
它们都懒得找对象!
熊猫一族在华夏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修炼成妖都相对更加容易。
而且几乎没有武者,会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去猎杀它们。
可是就在人们以为,它们会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迅速扩大种群的时候,熊猫的数量却非但没增加,反而还减少了。
因为开了智的熊猫,对繁衍后代好像没有了兴趣。它们会到处找好吃的竹子,找到之后就地躺下,守着有灵气的竹子吃吃吃。
由于食量大,一片竹林只能供应一只熊,所以它们都是独居。
即便有生育后代的,也会在熊崽能单独活动之后,想办法送走。
出现在白鹅族内的大圆,很可能就是被家长‘送’出来的。
据说它们不找对象繁衍的原因,就是因为都懒得动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