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吴珄跳出来(1 / 2)

加入书签

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

  为了感谢左良玉这种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王国梓还特地安排专人,全程鸣枪“护送”他们北上。

  临行前,他还准备了饯行酒。

  不过,左良玉并没有亲至,而是让儿子左梦庚代为赴宴。

  这让王国梓有点不痛快,心想:

  自己这是正常的业务接待,是感谢老铁送人、送钱、送温暖的友谊之举;又不是让你们赴鸿门宴,你他么的躲什么!

  哼哼,既然你不让我痛快,那我可就要上一些刺激性的项目,找找场子了。

  想到这里,他将之前安排好的黑人抬棺歌舞表演,临时换成了剐刑。

  被片成片的,正是之前屠城的金声桓!

  左梦庚看了行刑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当场就吓得面无人色。

  跟过来的几个部将,也是脸色煞白,强忍着才没吐出来。

  这一刻,他们总算体会到了什么叫官不聊生;也对王国梓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王国梓看到他们的反应后,也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左良玉还得北上;他可不想再见到屠城的悲剧发生!

  谁敢屠城,就得做好被剐的觉悟!

  ……

  很显然,王国梓杀鸡儆猴的举措奏效了。

  接下来的一路,左良玉手下的士卒,仿佛一夜之间成了人民子弟兵一般。

  在德安、承天和襄阳等地,这群人虽时有劫掠;但对象仅限于地主和士绅;对一般百姓,他们做到了秋毫无犯!

  这在客观上,倒是帮了王国梓的大忙!

  他早已计划,在野猪皮南下前,拿下湖广。

  但德安三地旧势力盘根错节,他可没精力和本地老乡贤扯皮!

  所谓的“皇权不下乡,宗族治四方”,说的就是这种旧势力的可怕之处!

  如今,左良玉将宗族的中坚力量——士绅,都给一一扫除了;客观上,这是给他扫清障碍!

  这之后,他再推行分田的举措,遇到的阻力也就没那么大了。

  ……

  整个八九月,双方士卒都在你追我赶之中,颇有种“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的悱恻之感。

  但等到左良玉跑去了河南时,王国梓发现自己撵不动了:

  他手中也就那些人,还要分兵接管新占领的三个府城,人手实在是不够用!

  下一步,就是整合湖广的江北地区了!

  ……

  王国梓像撵兔子一般的将左良玉赶出湖广,期间还有段小插曲:

  那就是躲进行辕醉生梦死的吴钦差,又出来作妖了。

  他手下的幕僚,收了左良玉的好处;竟然进言让吴珄出面调停,拉一派、打一派!

  幕僚给的理由很简单明了:

  左良玉早晚要北山;如果耽误了行程,上面怪责下来,他这个湖广督师肯定吃挂落。

  另外,左良玉可是沙场宿将。

  虽在这次交锋中,偶有失蹄;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国梓肯定不是对手。

  如果吴钦差能在暗中支持左良玉,也能获得这个藩镇的好感,在乱世中为自己添一道护身符!

  很显然,吴珄将这番话听进去了。

  他本就对王国梓擅权,一直心存不满!

  身为内阁次辅,他一直都是被官员高高供起来的存在,很是反感王国梓这种不拿他当回事的态度。

  不过,身处乱世,谁有钱有兵,谁说话就管用。

  他再不爽,审时度势之后,也只能干看着。

  如今,左良玉上门,确实给了他一个调教王国梓的契机。

  所以,他心一横,就提笔写信,准备警告下王国梓:

  提醒他务必保持温良恭谦让的优良传统;不要自误,将宗室宗亲的特权思想,用在他这个军政一把手身上!

  为了提高威信,他甚至找来了武昌大大小小的官员,准备一起联署这封申饬信!

  当然了,他也考虑到可能受到的压力;但他并不放在心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