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贾张氏要饭盒(1 / 2)

加入书签

躲开了三大爷的骚扰,刘平安骑着车一溜烟就到了自己家门口。

  他停住车并没有进去,而是站在门口看向了何雨柱的屋子。

  此时贾张氏带着棒梗和小当坐在何雨柱的门口,等到何雨柱过来她就立马起身带着俩小孩,径直地走到何雨柱面前。

  这情况吸引了四合院的住户都看了过去。

  也吸引了刚下班的秦淮茹。

  秦淮茹大概知道她这个婆婆想要干嘛,要是以前她都懒得去阻止。

  毕竟老人固执,说了她还反而被说不孝。

  还不如不开口。

  但是秦淮茹发现刘平安也在好奇地看着,心里就顿时升起了一股羞耻感。

  不知道是害怕自己的情况被看到,还是因为不想在刘平安面前丢人。

  她顿时有些生气,迈开脚步就要急匆匆地过去。

  “秦姐,你过去干嘛,别把事情闹大了。”

  秦淮茹的衣服被扯了扯,她回头才发现刘平安居然站在她身边。

  “我……我不过去,我婆婆又要……丢人。”

  秦淮茹有些口吃地解释,同时看着自己的婆婆带着两个小孩过去,就觉得烦躁。

  她不用想就知道自己婆婆肯定又要拿棒梗和小当说事,逼迫何雨柱。

  “你过去了更丢人。”

  刘平安快速说了一句,又立马解释道:“按照柱子哥的想法,你婆婆不要他也会给的,本来就闹不起。”

  “你要过去说道,你婆婆绝对发火,到时候就收不了场了。”

  刘平安说着,眼睛也看了过去。

  贾张氏带着两个小孩站在何雨柱面前,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就两句话的功夫。

  何雨柱就笑着把饭盒递给了贾张氏。

  贾张氏这才满意地回头,牵着棒梗,棒梗牵着小当往自己家里走去。

  “谢了傻柱!”

  这话不是贾张氏说的,是棒梗说的。

  但何雨柱也没说啥,在那里傻傻地回应,才回到屋里。

  “你看到了吗,棒梗他没大没小的,傻柱也是他能喊的名字?”

  秦淮茹想起自己下午的烦恼,再加上在刘平安面前丢人,心里的怒火一下就冒了出来。

  她的声音低沉,但蕴含的怒火可不低。

  “这就是教育问题,棒梗和小当可不能再任你婆婆这么带了,不然以后没出息不说,估计还得坐牢。”

  听到这话秦淮茹立马慌了,小手也不自觉地抓住了刘平安的衣服。

  “平安,你别吓姐,棒梗只是调皮而已。”

  “姐,很多罪犯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是经过长年累月的小事,慢慢地改变,才会做出犯罪的事情。”

  “人生下来就跟一张纸一样,经过大人和学校社会的教育,在上面写下优美的文章,这张纸也会受到众人的喜欢。”

  “但你平时不管,你婆婆又不识字,拿着墨水在棒梗和小当这两张白纸上乱涂乱画,别人一看这什么破纸,脏兮兮地直接丢在地上。”

  “前者会被被人裱起来挂在墙上供人喜欢,而后者恐怕连厕纸都不如,这么黑擦屁股别人都嫌弃。”

  秦淮茹听得有些迷糊,她本来就没什么文化,听到刘平安这文绉绉的比喻脑袋都大了。

  但她还是能抓住重点。

  如果她还任贾张氏这样带下去,恐怕孩子真变成厕纸了。

  “那我怎么办?”

  秦淮茹有些六神无主,用力地抓住了刘平安的衣服,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这个后面再说吧,还有机会改正。”

  刘平安可不会上赶着去帮忙,除非别人求到他这里,心甘情愿甚至付出代价,他才愿意出手。

  这不是他看重利益。

  而是“子贡赎人,子路受牛”的典故里说得好,如果你做好事不求回报,就会把道德标准拔高太多,做了好事没有回报,就会降低别人的做好事的热情。

  如果刘平安上赶着去帮别人忙,同时连最基本的心情愉悦都没有。

  那还干什么?

  要知道,情绪反馈也是一种利益需求。

  就跟刘平安上辈子看过的公益广告一样,“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别人推车”“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这些事情,做好了,一旦得到别人的感谢,那心情简直能好上天。

  而纠正棒梗的教育,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甚至是麻烦。

  别到时候别人不领情,那就得不偿失了。

  刘平安说完,就从衣服兜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纸递给了秦淮茹:“秦姐,这是你娘让我带回来的信,你等会看看吧。”

  刘平安这话说的大声,让其他想听八卦的人顿时没了心情,通通回到了自己家里。

  秦淮茹听到是她娘的信封,顿时就把刚刚的事情忘了。

  她接过信纸,刚准备打开,就听到贾张氏喊她回去做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