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风波(2 / 2)
“昔年秦孝公为了秦国强盛,发布求贤令,使得商鞅前去投奔,终于一扫秦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为秦扫灭六合,奠定了基础。”
“燕昭王为了求贤。筑起黄金台,重振燕国雄风,差一点,就把齐国,全部吞灭。诸位都是饱读史书之人,这两个例子,想必都了解吧?”
刘隅语气虽然平和,可说出的话有理有据,让人一时难于反驳。
沉默半晌后,马日磾行礼说道:“皇叔励精图治,让我等佩服,可察举之法,已经过了几百年,早已经深入大汉骨髓,贸然变更,恐怕会让大汉伤筋动骨,适得其反。”
马日磾的话,刘隅又何尝不知道,世家大家底蕴深厚,绝不是推举几个人才,就能让他们退出历史舞台的。
想要破除世家大族的影响,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他所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天时,等地利,等人和,这三点如果不能齐备,想要把世家大族拉下马,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太傅所言极是,求贤令,求的不过是荒野疑贤,这种人,不会太多,主体官员的补进,还是要以察举为主。”
刘隅这番话一出口,众人一颗悬着的心,才彻底放松的几分。
只要察举制总体不变,众人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保证。至于以求贤进来的人,虽然会分一杯羹,但毕竟也是少数,众人对于分走的这一部分空缺,虽然无奈,却也只能勉强接受。
谁知刘隅接下来的一番话,让众人萎靡的精神,瞬间兴奋起来。
“如今大汉遭受董卓之乱,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今年举荐上来的人数,要比平时多上几分,具体人数,吏部要拿出一个条例,要让那些世家的优秀子弟,都能为大汉效力。”
大汉举孝廉的人数,从汉和帝开始,就有着严格的限制。举孝廉的人数与郡上的人数,还有很大的关系。
二十万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以此类推。
虽然这些年,吏治混乱,数量和之前肯定会有所偏差,但总体上相差不会太大。
此时听刘隅的意思,是要打破这个界限,重新核定人数。这样一来,世家子弟进入朝廷为官的机会不但不会减少,相反还会大大增加。
刘隅见众人脸上带出的笑意,知道自己这一招,已经得到他们的认可。
利益,不论王公大臣,还是世家大族,他们看重的都是利益。
他们把德行挂在嘴边,也不过是为了更加名正言顺争取利益罢了。
刘隅说了那么多,都是为了这句话做铺垫,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对于求贤令的反对声,就会消失在空气中,变得无影无踪。
对于世家大族子弟进入中央为官,刘隅丝毫不担心,反而隐隐有些期待。
他们的的子弟一旦进入朝廷,就意味着和大汉朝的国运捆绑在一起。
他们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子弟侍奉的朝廷,瞬间土崩瓦解。
到那时,谁再想要颠覆大汉朝,他们肯定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只要咱们进入朝廷为官,就会被刘隅牢牢捆在大汉的战车上。
至于他们是不是不学无术,刘隅并不担心,因为从一开始,刘隅的计划,就不是让他们办事的。他发出的招贤令聚拢的人才,将会是整个汉朝的权力中心。
刘隅静静的等待,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招贤令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到时候必然会有无数的贤才来到自己身边,只要把这些贤才,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才能在乱世立于不败之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