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卖得好(1 / 2)

加入书签

天黑再行动!

  再多的心思,  也是扑个空,陈青妤她们都随着火车,哐当哐当的往回走了。

  陈青妤他们的货也[jiao]钱托运了,一路上蔡明明感叹一毛多的袜子,  两块钱的老头衫,  还沉浸在震惊中不能自拔。陈青妤倒是提醒她:“你也不能这么算的,出门一趟,  车费住宿吃喝运费,  可都是要算在成本里的。可不是单单看价钱,  如果单单看价钱,  那么这些花费往哪儿算?不为了进货也不出门啊。”

  这么一说,蔡明明倒是反应过来了。

  她点头:“还是你说得对,  我都没反应过来。”

  她是没反应过来,不过两个人这一路也走的挺顺利的,原本还觉得东西这么多,  不晓得如何是好。现在能够托运就省心不少。真是不走不知道,  一走才知道,出门进货的真不少,  托运货物的都多的不得了。

  陈青妤他们中间倒了一趟车,  虽然有些狼狈,  但是倒是也很顺利抵达了四九城。

  一下车,  感觉风都大了。

  四九城的风果然是比羊城大太多,她们去羊城的时候虽然不是特别暖和穿短袖,但是也比四九城暖和多了。这回来乍一下车,只觉得冷飕飕的。

  四九城[chun]天的风可不小,运气不好赶上有沙尘暴的天气,也得扛着。

  那玩意儿可不是几十年后独有,  现在有时候也是能遇见的。陈青妤穿越好几年,都见识过了。不过今天倒是纯大风。车站有些趴活儿的三轮儿,陈青妤拦了一辆,司机师傅十分健谈:“你们这是知青回城啊?”

  陈青妤:“不是。”

  “那你们这大包小卷的,这是干啥啊?搬家啊!你们是不是很久没来四九城了?这四九城这几年可跟前几年不一样了,这自从去年这些知青回来,大街上盲流子都多了。你们姑娘家刚回来可能不适应。哎你说……”

  巴拉巴拉。

  这唠嗑儿的可真是热情,蹬着车也不嫌累,且能说呢。也不用陈青妤她们回应,主打的就是一个硬唠。

  一路给人送到了大杂院儿,陈青妤这才给了钱。

  这一路这种小钱儿都是陈青妤给的,倒不是冲大方,而是考虑实际情况。蔡明明只有一个袋子,大多数东西都是她的。要是人家自己走,是不用花这个钱的。

  但是她需要,所以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她们回来的还挺巧,大院儿挺多人都在前院子唠嗑儿,一看她们回来,瞬间围了上来。

  “啊,小陈和小蔡回来了啊。”

  陈青妤浅浅的笑了笑,点点头应了声,随即拖着行李往回走。

  “小陈你别走啊,说说你这一路的事儿,你们真是去拿货了啊,这咋这么多啊,这都什么啊,你给我们说说啊!”

  陈青妤:“我……”

  她正要推辞,就听蔡明明说:“你们可饶了我们吧,我们回程一路四天呢,你看看这人都要腌入味儿了,去的时候就是这一套,回来还是这一套,都要馊了。你们就别耽误事儿了。赶紧让我们回家放下东西去泡个澡吧。扛不住了啊。”

  你还别说,这话不假,王大妈都隐隐约约闻到一股怪味儿了。

  她掩着鼻子蹙眉:“你们这可真是挺大味儿,女人家咋能不讲卫生。”

  “这还咋讲卫生?火车就那样,我们总不能在火车上换衣服吧?再说也没地儿换啊!换个衣服,都得再一身味儿,那火车上的人贼多。你就别耽误我们事儿了。”

  蔡明明把话茬儿接过去,陈青妤倒是又拖着东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东西拖回家。

  嗯,反正费劲了。

  大家看到的是费劲了。

  陈青妤为啥能跟蔡明明处得来,蔡明明这个人还是挺仗义的,她也晓得这些人是拽着人就说个没完,不是啥大事儿,但是很烦。索[xing]自己解围,都是小事儿,但是蔡明明这样总是让人心里舒坦的。

  陈青妤把东西拖进家里,面不改[se],这么短的路程根本不是事儿。

  她低头闻闻自己,哕了一下,果然很难闻。

  陈青妤还没这么脏过,她赶紧收拾了东西,出门叫:“嫂子,去洗澡啊。”

  蔡明明:“这就来,等我下。”

  虽然大家很想听听她们外出的事儿,但是倒是也没拦着。

  呵,那也是拦不住的啊。

  两个人很快的出门,一起去澡堂子。

  等人走了,大院儿倒是立刻热闹起来。一个个的讨论的热火朝天,王大妈就很鄙夷,说:“你们看到了吗?她们这大包小卷的,好人家的都是要好好上班,谁要去练摊儿啊。你别看现在政策允许,但是如果政策突然变了,你就看吧,且有他们倒霉的呢。真的一点也不安分,你说老老实实地在家里照看家庭不好吗?非要去搞什么练摊儿,真是丢人现眼。这就不是我家的儿媳妇儿,如果是我家的,我真是腿都给她打断了,真是不知所谓。”

  “王大妈你说的也太难听了,人家的事儿,不至于,真的不至于的。”梅婶子可不乐意听,他家也有人干这个呢,她自然是有自己的立场的。

  “我觉得啊,这靠着双手勤劳致富挣钱没什么不好。难道勤劳还有错了?再说这政策是国家下来的,摆摊儿也是响应政策。咋?你陈旧思想,不想响应政策,还不允许别人响应政策吗?那也太霸道了吧?”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梅婶子:“我可没什么意思,我这话也没错,总不能不听你的就是错吧?王大妈你这思想有问题啊。”

  王大妈不乐意:“哪有你这么说话的,你……”

  “好了。王大妈梅婶子你们一人少说一句吧,为了别人家的事儿,你们这吵什么啊。不值当啊!”史珍香赶紧打圆场。她说:“现在的年轻人跟咱那时候不一样。可真是行动的快。哎不是,你们看到没?小陈的袋子特别多,倒是马健媳妇儿就一个袋子。”

  她观察细微。

  “哎。你还别说,真是!~”

  “难道是马健媳妇儿进货少,剩下的都是小陈进货的?”

  “那谁知道啊。”

  “你们说,他们要卖什么啊!”

  虽然很看不起大院儿这两个小媳妇儿打算练摊儿,但是大家也是很好奇她们进了什么货的。

  这进了什么,花了多少钱,到时候要卖多少钱,他们都好奇的不得了。

  “可惜白凤仙领孩子去打预防针了,她要是在还能问问,要我说白凤仙也是个怂货,整天摆谱,以为是大院儿管事儿的媳妇儿就了不得,你看看她儿媳妇儿都要练摊儿了,多丢脸啊!就这还是干部家属呢。”

  “谁说不是呢。”

  大家七嘴八舌的,很碎嘴子。

  对于陈青妤她们打算做小贩子的事儿,他们真是鄙夷的不得了。别说是他们这种了,就连那街道办搞得知青合作社的点儿,都被不少人看不起的。

  他们这不是更不行?

  黄大妈说:“你看吧,她们到时候亏了钱就知道哭了。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块料,就敢这么折腾,真是瞎折腾,太把自己当个事儿。”

  “啊。这个还能亏钱?”

  “那咋不能?做什么买卖不是有挣有亏?”

  “啊,那倒也是。”

  “必须是啊。”

  大家议论个不停,从陈青妤他们出门就开始叨叨,一直到她们洗澡回来,还在叨叨。这已经预想了她们什么也卖不去,惨的一批的样子了。

  再畅想一下,就是她们端个盆要饭的样子了。

  属实离谱。

  陈青妤她们洗澡回来,大家眼睛又是一亮,叫:“小陈,小蔡,快来。”

  陈青妤摇头,说:“不了,长途奔[bo],我身体真是吃不消,有啥明天再说吧。我累了,得睡一觉。这几天根本没咋睡。”

  这话不是假的,她跟蔡明明两个女同志,哪敢就那么放心睡?这会儿火车上还是挺乱的,三教九流都有,她们两个女同志,要是睡着被人占便宜就太吃亏了。再说,除了这个顾虑,就连小偷儿都格外多,没办法,人多啊,好下手,小偷儿自然就多。

  她们两个是换着睡,可是硬座儿。就算是睡都睡得不舒坦,所以这几天真是遭了大罪。

  这要是没有卧铺多跑几趟,人都要憔悴不少。

  陈青妤:“我先回去了。”

  “我也回去了。”

  她们两个都走了。

  陈青妤不管别人又议论什么,反正他们也是不敢说的太过分的。谁不知道这一片儿的战神是赵大妈?这得罪人那可不一定仅仅是挨骂,也有可能挨打的。

  赵大妈不顾脸皮啊,那是真能闹得起来的。

  所以大家虽然嘀嘀咕咕的,但是也不敢说的太过分。不过大家倒是有志一同的认为,他们挣不着钱。这摆摊儿就不是体面的事儿,而且,自古以来做买卖也没那么容易啊。

  老爷们还未必做得好呢,两个女同志就行?

  那可不相信。

  陈青妤不晓得那么些,回家烧了炉子,直接去炕上睡觉。

  赵大妈没下班,孩子也没放学,她正好可以好好的睡一觉,她这几天没睡好,刚才洗澡的时候就很困乏了,这会儿躺在被窝儿里,那可真是立刻就睡着了。

  果然还是自家最好。

  虽然他家小,住房紧张,但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啊。这只有在自己家睡觉才是最踏实的。陈青妤他们去的时候就好几天没咋睡,没休息好,再那头儿待了两天,回程又是这样。

  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

  这十来天,她压根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她身体素质算是比较好的,尚且真的疲惫了。蔡明明更是如此,她年纪可比陈青妤大,而且生孩子晚,恢复的也慢,身体素质可比陈青妤差很多。

  一回来卸下来紧绷的神经,也是躺下就着。

  虽说大家着急又好奇,简直抓耳挠腮,但是也不敢进人家家里面翻东西,所以只能嘀嘀咕咕,真是恨不能立刻看看是啥。

  小佳小圆放学回来就听到大家正在说她妈妈,隐隐约约,说什么不会过[ri]子没成算,还说什么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

  小圆小白眼翻的飞起,别看小姑娘小时候是腼腆话不多的小孩儿,但是这些年小朋友是在爱里长大,妈妈对他们两兄妹可是一视同仁,小姑娘那可是相当自信的。

  她可不是畏畏缩缩的[xing]格,她一进门听到这话,就看向了说话的人,说话的人正是黄大妈。

  这五年过去,大院儿大的变化没有,但是小的可不少,只有他家还是没啥变化。但是这一点也没妨碍她嘚瑟,还挺不觉景儿的。乐意掺和叭叭呢。

  小圆一进门就看到是黄大妈碎嘴子,清脆的叫人戳心:“黄[nai][nai],你家萌萌姐姐偷吃同学的饭盒,今天又被罚站了,估计你明天又要去学校了。”

  戳心戳心。

  黄大妈:“!!!”

  她不自在的说:“你这丫头片子胡说什么呢。我家萌萌且好的一个孩子,你都是说什么呢。”

  小圆:“真的呀,我都看见了,不信你问她好了。”

  他们不是同一届,但是都是小学生。

  每天都能见到的,不过小佳小圆真是服了张萌萌,她也不在乎学习,几乎每学期都是考倒数。这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张萌萌是隔三差五的在学校偷吃别人的饭盒,已经被抓到好几次了。

  数次找家长,没完没了,屡教不改。

  从未见过如此认吃的孩子。

  黄大妈背地里嘀咕她家,小圆也戳黄大妈的心。

  九岁的小孩儿,也有小小的心机。

  黄大妈脸[se]不好看起来,倒是其他人感慨起来。

  “老黄,你也管一管孩子啊,这孩子不能啥也不管,这样就完了。”

  “可不是,总是偷[ji]摸狗可不好,一个姑娘家这样多丢脸啊,人人都知道她这样,你说传出去你家的名声也不好啊。”

  “孩子如果吃不饱,你就多给带点,总是拿别人的算是怎么回事儿。”

  ……

  七嘴八舌,让黄大妈气死了。

  这话用得着他们说三道四?她家萌萌吃别人点东西怎么了,那还不是她聪明,能够偷吃到。搁了别人家孩子,还做不到呢。自己不行还要说,肯定是嫉妒他们家萌萌手脚快。

  再说那些熊孩子也是的,他们萌萌既然偷吃,肯定就是吃的好的。既然能吃的好,那就是家里条件不错。既然家里条件不错,那干啥还要追究?怎么没有一点善良?让别人略略占点便宜有什么不对。

  黄大妈其实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过这倒是不能放在面儿上说。不然这些人还不知道怎么编排自己。

  “这肯定是误会,我家萌萌不是这样的孩子。”

  “呵呵!”

  “呵呵呵呵!”

  有人发出意味深长的笑声,这是把人当傻子啊。

  当他们心里没数儿,大院儿有些小来小去不见了的,差不多都是张萌萌拿的。这装什么清白人。

  “这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样可不行。”

  “是啊,你得管管,不然大了咋办。”

  “这样孩子就废了。”

  黄大妈不服气:“你们浑说什么,我家萌萌是个聪明孩子,小孩子不懂事儿,馋嘴拿点东西吃,怎么就扯到偷上了?偷吃的不算偷。”

  众人:“……”

  你这说法,可是闻所未闻。

  大家都嫌弃的很,黄大妈:“我家萌萌是懂事的。”

  “懂事的孩子可不偷东西。”

  “就是,可没见过别家孩子这样。”

  大家都看不上他家,真是没一个像样的。

  小佳小圆看到黄大妈憋气的样儿,扬了扬下巴,两个小孩儿也不在这边耽搁,立刻回家。

  妈妈出门十来天,他们都想妈妈了。

  两个小家伙儿飞快回家,一开门:哦豁!

  他们家东西好多啊。

  地上都是大大的袋子,占了所有的地方,只留下一条小路。

  小佳小圆面面相觑,随即蹑手蹑脚的进屋,就看陈青妤还在睡,小佳:“嘘~妈妈睡觉,别吵醒她。”

  小圆点头。

  两个小孩儿蹑手蹑脚的,搬了小饭桌放在炕上,准备开始写作业。

  屋内静悄悄的,两个人半点动静也没有,生怕打扰陈青妤的休息。陈青妤这一觉啊,愣是睡到了第二天大上午。果然是累的狠了。赵大妈回来,陈青妤都是完全不知道的。

  她一觉睡的深沉,今天赶巧儿是周天,大早上的外面也没有什么动静儿,等人终于醒来的时候已经九点半了。

  赵大妈也睡了一个懒觉,大家起的都很晚。

  陈青妤揉着眼睛,说:“几点了?”

  “九点半。”

  小圆软软糯糯的开[kou]。

  她醒的早一点,但是没有起,在被窝里看书呢。

  陈青妤炸着头发坐起来,打了一个哈切,说:“唔,第二天了?”

  她都没想到睡得这么多。

  这会儿赵大妈也醒了,说:“不早了吧?”

  那可是真真儿不早了。

  陈青妤她睡了将近二十个小时了。

  她伸个懒腰,说:“我这几天可真是累死了。”

  赵大妈:“你可得跟我说说南方是啥样儿,还有这些东西,我都没给你拆开。你都进了啥?这不少啊,我听说蔡明明才一个袋子,你这是疯了啊。”

  陈青妤:“那怎么一样,我进的是衣服裤子,占地方,她进的是小东西不占地方。婆婆,咱快点起来吧,今天是周天,我还想趁着周天有人出来溜达,卖一拨呢。”

  赵大妈火速窜起来:“我立刻起来。”

  这种事儿可少不了她。

  陈青妤:“我们出去吃吧,省事儿。”

  “行!”

  陈青妤:“我就进了三个款,不复杂的,等一下我换上牛仔裤,也能打个样儿。”

  赵大妈:“都听你的。”

  两个小孩儿也跃跃[yu]试。

  陈青妤扫了他们一眼,问:“你们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我们昨天回来就写作业了。”

  他们期待的看着陈青妤,想去,他们也想去。

  陈青妤给他们打预防针:“你们去不去都行,但是你们跟我去,别人是有可能笑话你们的。你们年纪还小,不用应对这个的。”

  “我们不怕。”

  “就是。不怕!”

  陈青妤:“那遇见同学笑话你们呢?”

  小佳淡定的很:“没事儿,反正有意见也不敢当面儿说。”

  他[nai],战斗狂人。

  小佳小圆还是很有数儿的。

  陈青妤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行吧,你们要是一定要去,跟着也行,但是如果不想待着就自己回家,可以吗?”

  “好。”

  这几年陈青妤带孩子最多,所以她的[xing]格也是影响了两个小孩子的[xing]格的。两个孩子都不是那种脆弱小孩儿。

  “儿媳妇儿,你看咱们是去哪儿卖?”

  陈青妤:“我琢磨了一下,城东吧,那边条件好的多。”

  别看他们这一片儿工人家庭多,但是家家户户拖家带[kou]的,也未必舍得花这种钱。牛仔裤这种新奇的东西,不是他们能够很快接受的范畴。

  但是这样的裤子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就是很时髦了。

  而且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条件好的才认识牛仔裤呢。

  毕竟,城东那边条件好一些,家里有电视都更多。

  先头儿大西洋底来的男人还热播呢。

  这要是他们大院儿,一台电视机都没有,压根不知道什么牛仔裤。

  牛仔裤,现在可没什么卖的,她算是最早一批了,还有可能是独一份儿呢。

  别看在羊城的时候感觉拿货的人超级多,但是离开羊城人都散开了,大家奔赴天南海北的,真是一下子有感觉自己是独一份儿了。

  陈青妤:“我们不能在主要的大街上摆摊儿,到时候红袖箍不薅人才怪,我们在哪儿附近找个胡同吧。那边胡同也都有人卖东西。”

  虽说现在政策允许摆摊,但是要是在大街上多少还是会管的,这也影响市容市貌。

  不过也因为政策下来了,所以大家找个不是那么显眼的地方摆摊儿,倒是没事儿。基本上很多人摆摊儿都会选择一些靠近大街的胡同,就连他们这边都是一样,附近都有摆摊儿的,卖点家里的产出。

  现在虽然那里都有摆摊儿的,但是很少是卖衣服用的什么的,基本上就是附近的农民来卖一些地里的产出,赚点小钱。不过因为这样的人也不少,所以也形成了一些规模,跟个小市场似的。

  陈青妤第一次出门摆摊儿,心里还是没有数儿的,不过仍旧是多准备了一点,卖不完带回来就是,一家四[kou]一起出门。

  陈青妤出门之前倒是叫了蔡明明,蔡明明摆手拒绝了,说:“不行,我不行了,我还是得再休息一天,这几天太累了,我歇不过来。”

  陈青妤:“那你好好休息,我们就先去探探路。”

  “行。”

  其实陈青妤还真是不怎么想跟蔡明明一起卖东西,虽然她信得过蔡明明,但是人和人总归还是有点边界感更好的,也更利于友情的稳定。

  陈青妤载着东西出门,赵大妈嘟囔:“这要是再有一辆自行车就好了。”

  陈青妤笑着说:“如果赚了钱就买。”

  “呦,这还没开始挣钱,你就开始琢磨花钱了。”赵大妈调侃。

  陈青妤:“做人总归要对自己有信心啊。”

  她笑了一下,随即说:“吃包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