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了了晴山见(2 / 2)

加入书签

  一阵和煦的微风袭来,小院的茉莉花香在整个院子回荡,既弥漫在空气里,也充盈着苏若的心。

  小院是多年前修建的了,这几年单暨纁一个人住在这里,平时苏容和苏慕也会来看看单暨纁,后来单暨纁嫌他们烦人,就不许他们隔三差五过来了。

  苏若几年前去了栀市,回来的时间不多,只是在此之前,单暨纁从未在苏若的脸上看见过释怀。

  似乎过去的这几年,苏若只是活着,真正的她在六年前就和‘郁箬’这个名字一起消失了。

  留下来的是一个逃避、怯弱的灵魂,或者说苏若在避免接触过去的一切,更怕回忆。

  但今天的这局棋,单暨纁看见了苏若的勇气和一往无前。

  有的棋啊,输了也不一定输了。

  比如今日这局棋,单暨纁输的开心,更输的满意。

  拎起放在一旁的菜篮子,单暨纁朝着厨房走去,“舅公给你做点心吃。”

  单暨纁的厨艺一般,但是却会做一道只有苏若喜欢的点心。

  幼时的苏若每次生病都蔫蔫的,不爱吃东西,单琼青最喜欢做樱桃煎给苏若吃。

  将新鲜的樱桃用窖藏的‘无根水’——梅上雪煮后,去核捣成泥,再用模子印出形状,撒上白糖就好了。

  苏若从前试过各地的樱桃煎,但不知为何都做不出外婆的味道,在单琼青走后,苏若再不碰这道点心。

  而单暨纁在苏若外婆走后,不知怎的捣鼓了好久,终于做了出来。

  从此之后,苏若每次回A市来菩提山,都会吃一道单暨纁做的樱桃煎。

  这是他们对单琼青无声的怀念,也是属于单家人的记忆。

  时间过的飞快,空气中的茉莉香似乎快要散了,被袅袅炊烟取代。

  苏若拿着自己带来的字画,走进单暨纁的画室,窗边是透亮的阳光,一张极大的书案占据了画室一大半的位置。

  画室的墙上挂着不少名家真迹,但是更多的却是带有个人署名的字。、

  对面架子上零零碎碎散落着的字皆落着‘景珩’二字。

  景珩——‘高山景行,君子如珩’,这是苏慕的字,正是当年单暨纁为苏慕所取。

  最面上的一幅字,苏慕写的是‘青山元不动,白云自去来。’

  倒是挺符合苏慕现在的状态的,看这字的框架和力道,现在舅公这么严格的吗?

  苏若感觉自己今天很难过关了。

  这是单暨纁给兄妹俩定的规矩,每次来这儿,都得写副字。

  过关了才能走,否则就得在画室写到单暨纁满意为止。

  苏若从一旁取过干净的宣纸,然后开始替自己磨墨。

  一边研磨一边思考,这次该写什么。

  墨研好之后,苏若忝笔,在下笔之前,沉思了半刻钟。

  写了几幅图,苏若自己不甚满意。

  自觉应当过不了单暨纁那一关,还没等纸上的墨干,就将纸团成一团扔了出去。

  单暨纁端着做好的樱桃煎进来时,苏若又写废了一张。

  虽然在栀市的时候,苏若也时常练字,手上的功夫虽然没有荒废,但肯定比不上苏慕这个时常来开小灶的。

  苏若也是个犟脾气,越是写不好,越是要写。

  “了了晴山见,纷纷宿雾空。”——《早行示同舟》宋·赵蕃

  单暨纁捡起地上的纸团展开一看,“这话倒是不错,选的挺好,就是你这字写的差了点意思。”

  走到苏若旁边,看着她刚写好的一幅,说道“今日这幅字蚕头燕尾,铁画银钩。结构框架乃至笔触都没什么问题,只是你心中还有些许犹豫。”

  “字是好字,词也不错。只是能否真正做到宿雾空、见青山,你要扪心自问,而不是在这幅字上举棋不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