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寒影碎月(三)(1 / 1)

加入书签

宋少轩不以为意地嘿嘿一笑,随即拍了拍身旁赵羽的肩膀:“这不还有咱们这位武艺高强的大侠在此坐镇嘛!”

  话音未落,只见湖面上波涛愈发汹涌澎湃,一抹清绿色的身影破水而出,如同一道流光在空中划过数丈,留下一道优雅的弧线,又在众人屏息的注视下,无声无息地沉入那幽深的水底。

  上官婵儿语带疑惑:“你们可看清了,方才是何物跃出水面?”赵羽思索片刻,答道:“依我看,似乎是只大乌龟。”宋少轩摇了摇头,不太赞同:“哪有这么大个的绿毛神龟?而且它那身影看的挺苗条的,不似龟类固有的臃肿。正说着,那庞大的绿色生物再次跃出水面,箭一般直朝赵羽飞速游去。影舞反应极快,立刻拔剑在手,目光如炬,严阵以待。赵羽也紧急凝聚真气,以防不测。待那生物游至眼前,却是一个灵巧的转身,又荡起一片水花,回到湖心去了。转身的瞬间,激起的浪花淋了赵羽他们一身。”

  宋少轩擦拭着脸上的水滴,笑道:“这‘小家伙’真是顽皮啊。”上官婵儿轻嗔道:“谁让你方才扬言要吃了它,被水溅一下也是活该。”诸葛嘉一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我想我知道这是什么生物了。它是约七千五百万年前灭绝的一种名为‘逝泊’的神秘蟹类。科学家通过化石推演出它的体貌特征,和眼前这只如出一辙。但奇怪的是,据化石研究,逝泊蟹最大不过三米,而这只却接近五米长,令人费解。”

  宋少轩摆出一副学者姿态,慢条斯理地接话:“嘉一,你这疑惑,我倒是可以稍微阐发一下。考古学嘛,毕竟只是尽可能地逼近真相,却永远做不到百分之百的还原。这就好比我们人类,一般来说身高在一米五到一米八之间,但偶尔也会有巨人出现,身高超过两米四五。假如哪天人类不幸灭绝了……”

  上官婵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得了,得了,你的意思我们懂了。不过,这种人类灭绝的假设还是免了吧,听着多丧气啊。再说了,你以为挖出来的化石大小就能决定古生物的真实体型吗?那得通过骨头密度和一系列科学实验的严谨推断。你这样举例,未免有些太不靠谱了。”

  话音刚落,那只顽皮的逝泊蟹又向着赵羽他们缓缓游来。跟刚才一样,它到了岸边突然一个敏捷的掉头,溅起的水花逗得大家直躲。这只蟹似乎乐此不疲地重复着这个游戏。宋少轩擦了擦脸上的水珠,故作严肃地说:“我严重怀疑它在用这种方式向我们挑衅,我们难道不应该予以适当反击吗?”赵羽扑哧一笑:“哦?你打算怎么反击?”

  宋少轩挺起胸膛:“咱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它朝我们吐口水,我们就——”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大家纷纷瞪大眼睛等他揭晓谜底。“俗话说的好——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打不过人多,我们就集体也朝它吐口水!咱这么多人,难道还怕了一只横行霸道的螃蟹?

  赵羽听后,忍俊不禁:“可你对一只水里的生物吐口水,这能有什么效果呢?”宋少轩瞪大眼睛,认真回答:“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上官婵儿转头询问诸葛嘉一:“嘉一,这种逝泊蟹会吃肉吗?”诸葛嘉一微微一笑,摇摇头道:“逝泊蟹是纯粹的草食性动物,性情温顺,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任何生命。它们那坚硬的外壳,甚至超过了乌龟的甲壳,这是它们唯一的自我防护手段。有趣的是,逝泊蟹就像外面那些圆滚滚的胖头鱼一样,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一旦有生物打斗或者任何异常声响,它们都会忍不住要探个究竟。动物学家猜测,或许正是这份抑制不住的好奇心,最终导致了它们的灭绝。”

  赵羽接着推测:“那么,这只大家伙或许只是在附近闲逛,偶遇我们这些‘二脚兽’,便忍不住过来瞧瞧这新奇的一幕。”诸葛嘉一赞同地点了点头:“没错,应该是这样的。”

  赵羽双臂交叉在胸前,神情放松地说:“那行了,既然它对我们构不成威胁,那我们就早点休息吧。夜色已深,今天就此打住,明天吃饭时,我们还是离湖边远一些为妙。免得那家伙一时兴起,又给我们来个意外的拥抱。”众人听后,会意地点了点头。

  上官婵儿掩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角泛起一丝睡意,笑道:“说得是啊,还真有点困了。”话音刚落,大家便转身朝各自的帐篷散去。

  宋少轩在队伍末尾,急匆匆地嚷道:“喂,你们这就走了?那只肥美的兔子还等着我们呢,吃了再睡也不迟啊!”赵羽一边继续前行,一边头也不回地回应:“晚上吃太多,容易积食。”

  宋少轩不甘心地反驳:“吃兔子不长肉越吃越饿,这道理都不懂。算了!你们不吃,我自个儿享用!”他带着一腔热血走向火堆,却愕然发现原本熊熊燃烧的火焰已被那只逝泊蟹掀起的波浪熄灭了,只剩下零星的余烬在夜色中黯淡地闪烁。他环顾四周,他不禁怏怏不乐地踢了踢篝火的余烬,嘟囔着:“得了,睡觉吧。”

  第二天,晨光熹微,赵羽在鸟儿欢快的叽喳声中缓缓醒来,伸了个懒腰,打算去湖边打水洗漱。他睡眼惺忪地走到湖畔,只见影舞已在水边舞剑。赵羽露出一个懒洋洋的笑容,打趣道:“小姐姐,这么早就起来练剑啦?”影舞那冷艳的面容透出一股严肃,她回应道:“晨光已现,军中此时早已是操练声声。我不过是遵循传统罢了。”赵羽收起笑容,肃然起敬:“这就是我们华夏的骄傲,正因为有你们这样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家园方能在这份坚韧中享有太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