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临场变阵(1 / 2)

加入书签

“呜——呜——”

  时间来到申时,举目望天,太阳不知去了哪里,天空忽然阴沉下去,想来很快会有一场大雪。

  远方,蒙古人特有的号角声,随着逐渐变冷的北风,吹到了缓坡之上。

  “徐将军,鞑子吹响号角,看来是准备向我们进攻了。”

  “嗯,我已经看到了。”

  缓坡后方的高地,一株青翠的苍松下,徐达缓缓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转过头,对刚才和自己说话的传令兵道:

  “传本将军令,命郑遇春、郑遇霖、耿君用,二前一后,以叠阵迎敌。命缪大亨、冯国用,领兵守住阵尾,以防元军绕后。”

  所谓叠阵,乃是当年南宋名将吴璘在对抗金兵时所创的一种阵法。

  守军一方,以长枪兵、刀盾手数行居于阵前,集体坐地,以逸待劳;以弩手、弓手数队居于长枪兵、刀盾手后,单膝半跪;军阵两翼、阵尾,皆设有拒马,彼此以铁锁勾连,并安排一定数量的骑兵,以防止被敌军包抄。

  每逢交战,待敌军行至己方军阵百步之前,弩手、弓手立刻轮流进行射击。待敌军至阵前三十步,则长枪兵、刀盾手迅速起身列阵。

  这是一种防御性很强,进攻性不足的阵法,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年南宋相比于金国,骑兵实在太过缺乏,不得已只能如此。

  而如今的郭家军,恰好面临着同样的境况。

  “遵命!”

  听到徐达的命令,先前的传令兵,立刻转身高呼:

  “总兵徐将军有令!参将郑遇春、郑遇霖、耿君用,二前一后,改以叠阵迎敌。参将缪大亨、冯国用,坚守阵尾!”

  远处望楼上的传令兵闻言,马上按照命令指示,一面擂动战鼓,一面挥舞军旗。

  高地下方,正在统兵的郑遇春、郑遇霖,以及耿君用,听到鼓声,回头去看旗帜,很快理解了徐达的命令,当即各自组织兵马,按照对方的要求布阵。

  由于叠阵阵法,大伙日常训练时演练过无数遍,因此这个过程很快便完成了。

  “嘶……这帮贼军,这是在做什么?”

  元军这边,哈巴尔图、灭里其两名蒙古将领奉朵儿只的命令,此时已统率着两万兵马,来到了距离缓坡三百步左右的位置。

  由于多年没有正经打过仗,又对汉人的兵书不感兴趣,两人根本就不认识什么叠阵。

  见缓坡上方的郭家军似乎换了种阵法,哈巴尔图和灭里其一时间大眼瞪小眼,谁也拿不定主意。

  出于保险起见,二人商议了一阵,于是转头对麾下几个汉军千户道:“马千户、牛千户、朱千户,你们各领一千部下,过去试探试探,看看贼军要干什么。”

  “我等……遵命。”

  蒙古人作战,向来以仆从军打头阵,尤其喜欢让战斗力最弱的汉军冲在一线,几个汉军千户早知会有如此安排,却也别无他法,只得各自带领部下兵马,硬着头皮开始前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