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1 / 2)

加入书签

天幕中视频开始播放

  “再过几个月就到了滇南人一年一度的吃菌子的时候。”

  “滇南是华夏乃至全世界唯一个会在医院的急诊科设置野生菌中毒室的地区。”

  “它就如同川渝地区的肛肠科一样独具地方特色,而且全国闻名。”

  “这里的大夫们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据说他们仅仅通过病人幻觉中小人数量和颜色的描述就知道吃的是什么种类的菌子。”

  “当别的地方的卫生部门都在提醒大家,注意卫生勤洗手的时候,滇南人收到的短信却是。”

  ——头上带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鹅膏菌剧毒,绝不碰。辨不清的绝不采不吃。

  “但是这样的温馨提示却根本阻挡不了滇南人吃菌子的热情”

  “毒蘑菇的黑名单对于外地人而言是警告,但在本地人看来就和菜谱没什么区别。”

  天幕下的众人头上冒起了长长的一串问号,热衷于吃有毒的东西?

  这是嫌自己命长吗?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最关键的是,滇南人是不会承认菌子有毒的。”

  “被毒了就怪自己没炒熟,明知道可能有毒还是要吃。”

  “前段时间,川渝地区发生地震,滇南地区震感明显,”

  “恰好有一家人正在吃菌子,”

  “突然大地颤动,头晕脚软,却没有一个人把这种情况往地震方向联想,”

  “第一反应都是,今天的菌子又没有炒熟。”

  “赶紧起身把锅里的菌子全部倒掉。”

  “然后全家开始熟练的催吐。”

  “吐完了看新闻才知道,原来是地震。”

  “时候一家人都心疼不已,直呼倒掉的菌子太可惜了。”

  大唐位面

  程咬金皱眉道:“太可惜?应该是太离谱吧!”

  “地龙翻身是何等凶险之事?”

  “居然丝毫不在意,反而去可惜菌子?”

  “这菌子是有多好吃?”

  “难道比五香牛肉还要香?”

  一旁的尉迟恭却是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这么熟练啊?”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滇南人吃菌子是行家,有诀窍,讲究三熟,”

  “菌子的种类要熟”

  “菌子要炒熟”

  “去医院的路更要熟。”

  “毕竟是最极致的舌尖上的体验,加上各种层出不穷的菌子种类。”

  “谁都不能保证一定不会出问题。”

  “当你吃菌子吃到开了天眼,看到稀奇古怪的东西的时候可以怪自己没炒熟、盐放少了、大蒜放少了、油温不够、锅没洗干净、筷子发霉、做的位置不对、吃菌子没看黄历等等。”

  “但是唯独不能怪菌子本身。”

  “在滇南人眼里,吃完菌子见到小人,就像喝了可乐要打嗝一样,没什么大不了。”

  “只要人还在,出了急诊室,又是一条吃菌的好汉!”

  “吃完菌子见到小人,只是众多症状中的一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