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物价飞涨的上海(2 / 2)

加入书签

  齐公子和老金在算着这一个月的账目流水,上海港口的走私物品很多,该扣的扣,该罚的罚,该收好处费的一分不能少,卫戍师的开支不是小数目,国防部的拨款随着物价的上涨,更是买不到什么了。齐公子将扣押的物品转到市场上,他粗略算了一下一个月的收入,告诉唐钺:“我找了几个固定的销货渠道,他们还算是中规中矩的商家,这样的销路要是稳定下来,卫戍师的开支就不成问题。”

  老金叹气说:“戏文里总说官员两袖清风,那真是胡扯,官员可以不吃饭,可士兵得吃饭,不然谁还干活、还怎么卫戍安全。现在真是明白了那些大帅们为何总是加税,得养兵啊。”

  唐钺正在看报纸,并未理会他们。

  齐公子收了账本,凑过来看唐钺看什么呢、如此专注,唐钺将报纸递给齐公子。

  齐公子边读边问:“一朝得胜、两袖清风、三餐不继、四壁萧然、五内如焚、六亲不顾、七体不全、八载徒劳,是在说那些编余将军吗?”

  唐钺点头道:“可不是嘛,他们借着去先总理陵前祭拜,借机哭闹生事。希望这次哭陵后,委员长能念及他们抗战有边,将这些将军们妥善安置。”

  老金说:“这些后娘养的地方军,对委员长也是阳奉阴违,抗拒军令、阵前失仪的事没少干,委员长这次是要借着抗战结束的由头、来瓦解这些地方军。这些编余将军们,大多自小从军,除了打仗之外,一无所长。这些地方军被撤销番号后,委员长是要兵不要官,这些军长、师长、司令们,现在混的还不如当兵的。安置费确实有点寒酸,听说是法币40多万,现在理个发都一万五了,这点钱能挨多长时间,不怪他们要去先总理陵前闹。

  唐钺叹气道:“但是留着他们,又与委员长离心离德,一个个心怀二心,跟吕奉先一样,一不小心就会是三姓家奴,随时会倒戈,威胁党国安全啊。”

  齐公子说:“一个个都不省心,这不,最近稽查处也在不停抓人,前天抓了一大批人,审都没审,直接拉江边枪毙了。”

  唐钺问道:“是煽动民变和鼓动学生闹事的吧?”

  齐公子说:“可不是嘛。现在米价太高,灾民又多,时不时出现抢米的,再有人借机鼓动,那些灾民能不闹事吗。那些学生也是,现在这行市,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也跟着瞎起哄,保密局说,都是共党在背后煽动的。”

  老金说:“现在的头等米,一月时每石还六万元,现在都涨到三十六万元了,短短四个月,上涨了五倍啊。虽说是战时,但物价也不能这样涨啊,民证部那些老爷们,也不知道整天在干嘛,这么严重的物价危机,还不赶紧想想办法。”

  正好李丰进来,唐钺说:“现在的民变、还有学生闹事,要注意不要影响到咱们的士兵。最近的伙食要搞得好一些,晚间的娱乐项目也可以丰富一些,不要仅是单纯枯燥的训练。”

  李丰说:“这个我知道,但有一个事,有点麻烦。有几个士兵的老婆孩子在老家没饭吃了,逃难来了上海,只能在难民所待着,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这些士兵中,有几个开小差的被抓回来了。我了解了一下,现在老家、老婆孩子父母挨饿这种事还挺多的,老家的老婆孩子父母都在挨饿,大家也没钱往回寄,情绪都不稳,开小差难免。”

  老金叹气说:“这一年物价都翻天了,万贯家财现在也都成了废纸,现在吃不上饭的太多了,街上到处都是灾民。”

  唐钺说:“要不这样,跟士兵讲一下,伙食咱维持现在的标准,其他福利活动压缩一下,然后挤出一部分钱,每人先发五块大洋,让兄弟们先寄给父母老婆孩子。”

  老金说:“这可是不少钱呐!”

  唐钺叹气道:“不然怎么办,先挺过这阵难关再说吧,总会过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