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饥荒起(2 / 2)

加入书签

  “要去庄子上?今年你也没添置什么新田啊,哪来的这么多棉花?”

  “阿耶有所不知,圣人要我将套种之法推广开后,关中各县种棉花的百姓多了不少。他们都跟咱们庄子上签了契约。咱们帮着提供种子,教他们怎么种。他们地里产的棉,可以直接送到咱们这来卖。”

  “这个办法好,我素来不喜土地兼并之风。与其让百姓们都变成佃农,不如让他们能种自己家的地。”

  “女儿,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阿耶,您想知道么?”

  “什么名字?说来听听!”

  “合作社!以后不止棉花,其他类别的商品,咱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帮到百姓们。”

  刘坤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合作社?这个名字好。这不仅能帮助百姓们提高种植棉花的技术,还能让他们有个稳定的销路,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到那些种棉花的百姓。咱们庄子上织出来的布,质量上乘,销路也好,到时候他们也能跟着受益。这可是泽披一方的好事啊,我家绰绰如今是越来越有员外郎的气势了!阿耶真是自叹弗如啊!这件事你尽管去做,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跟阿耶说。”

  父女俩又聊了会儿家常,刘坤便离开了。刘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在她的计划中,合作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种植和销售组织,更是一个技术推广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她希望能够通过合作社,将先进的种植技术传授给更多的百姓,同时也能够收集到各地的种植信息,为庄子上的种植决策提供参考。

  她拥有更多的市场信息,能做出更为明智的种植决策。也省得老百姓因为信息闭塞,让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好价钱。刘绰相信,只要用心经营,合作社一定能够成为造福百姓的好途径。她决定先从棉花入手,等模式成熟之后,再逐步扩大到其他农作物。

  与此同时,刘五郎也开始在饕餮楼的钱掌柜那里补习算学。虽然他的天赋一般,但胜在勤奋刻苦,进步也颇为明显。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刘五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后,终于通过了算学馆的入学考试,成为了一名算学馆的学生。

  当然,刘绰选出来的那批伙计也全都考入了算学馆。这些人都是她为了未来的事业培养的职业经理人。

  秋风送爽,阳光明媚,刘绰站在城门外,眺望着远方。

  今天,是李德裕从郴州返回的日子。

  自从李德裕离开后,刘绰虽然忙于公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他。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总会想起与李德裕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甜蜜和思念。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刘绰看到了远方扬起的尘土,一队人马正缓缓向城门靠近。她知道,那就是李德裕的队伍。

  随着队伍的临近,刘绰看到了李德裕的身影。他骑在马上,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定和自信。看到刘绰,他的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刘绰快步迎上前去,李德裕也翻身下马,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一刻,所有的思念和牵挂都化作了温暖的拥抱,让两人的心灵得到了彼此的慰藉。

  “绰绰,我回来了。”李德裕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我知道,我一直在等你。”刘绰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的温度和心跳。

  两人相拥了许久,直到李德裕轻轻推开刘绰,仔细地端详着她的脸庞。“绰绰,你瘦了。”

  刘绰微微一笑,“哪有,我好得很。倒是你,一路上风尘仆仆,肯定吃了不少苦。”

  李德裕轻轻抚摸她的脸颊,“只要能早点见到你,再苦再累也值得。”

  两人手牵手回到刘宅,曹氏和刘坤看到他们恩爱的模样,心中也是欣慰不已。他们知道,女儿找到了一个真心疼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福气。

  晚宴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李德裕向刘坤讲述了他在郴州的经历,以及与父兄团聚的点点滴滴。刘坤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点头称赞。

  晚宴结束后,早已宵禁。曹氏盯着人打扫好了房间,让李德裕留在刘宅休息。

  待曹氏走远,李德裕却翻墙去了刘绰的院子。

  随侍在刘宅的李诚,看着自家二郎君翻墙时那利落的身手,感叹了一句:“我说二郎君今夜怎么醉得这样快呢!原来是为了留宿刘宅,好在夜里偷偷跑去见五娘子啊!”

  高远等人自然也注意到了这点动静。

  “你家二郎君好身手啊!”韩风赞了一句。

  夜枭看着一旁淡定无比的韩风,“你不着急?他进的可是你家五娘子的院子!”

  “我说我着急了,你会让我过去拦住他么?”韩风问。

  “那自然是不行的!二郎君只说五娘子说的话便是他说的,却没让我听你的。”

  韩风轻笑,“我家五娘子也说了,以后二郎君说的话,便如她说的。反正早晚都是一家人,又何必分的这么清楚呢?”

  刘绰和李德裕携手漫步在庭院中。月光如水,洒在他们的身上,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

  “对了,有件事,我得同你说!”

  “对了,有件事,我得同你说!”

  两个人几乎同时道。

  “你先说!”

  “你先说!”

  两个人又同时笑了起来。

  “我怀疑关中出大事了。”刘绰道,“今春,送关夫子他们回老家时,老人家说,因为棉花耐旱,很适合他们凤翔府的土地种。他们无论如何都会种上一季棉花,然后拉来卖给我的。可直到如今,除了京兆府所管辖的县,庄子上华州、同州、岐州、陇州、凤翔府、邠州、泾州、宁州、坊州这几个地方的棉,却是一点也没收到。而更远地方的棉却收到了。二郎,你说怎么会发生此等怪事?”

  “我也正要跟你说这件事。郴州的冰务开展的很好,仰赖于阿耶手下一个叫关云舟的主事。他也说,已有数月没能收到岐州老家的来信了。还让阿耶帮着查看邸报,是否岐州老家起了战事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你方才说的这九个州县似乎都已经有数月未与外界联系了。我这次回来,就是要查清楚这件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