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原子弹部件失窃案5(2 / 2)

加入书签

  “明白!”

  次日下午,公安部侦查组一行8人抵达“906厂”。

  谢富治遵照周领导的指示,选派了一支由刑侦专家和优秀侦查员组成的侦查小组。

  组长,由公安部刑侦局资深刑侦专家张克丰担任。

  7名组员中,李度、欧阳昆、杜非庸三位是刑侦专家,其余四位也都是具有丰富刑侦实践并多次立功的优秀侦查员。

  侦查组一到“906厂”,立刻听取保卫部副部长林仲武关于“G-1107”失窃案情况的介绍。

  这三天中,“906厂”专案组围绕宋鲁川的疑点进行多次调查、讯问,但案情没有丝毫进展,宋鲁川以沉默来对付专案组的讯问。

  林仲武眼见期限将近,心里不禁着急起来,现在见公安部派来了侦查组,自是高兴,把情况介绍得甚为详尽。

  侦查组听过情况介绍后,随即调来全部卷宗,连夜翻阅,接着就举行了案情分析会。

  侦查组长张克丰先前已从林仲武口中得知宋鲁川的履历,认为从宋鲁川的一贯表现来看,缺乏盗窃“G-1107”的犯罪动机,他的沉默很有可能是另有隐情。

  这隐情一般说来不会和本案有关。

  因此,盯着宋鲁川的办案方向是错误的,应当另辟蹊径去解开失窃疑团。

  这条蹊径怎样辟法?

  刑侦专家欧阳昆亮出了见解:宋鲁川的儿子宋小川写的那份材料有漏洞。

  他称看见父亲拿了一个白晃晃的罐罐回家,不一会儿又拿出去了。

  从办案的规律来说,宋小川的揭发应该有这样的细节——那罐罐是用什么东西包着的?

  有多大?

  什么形状?

  如果揭发人没有想到,办案人应当问及并且提醒其在材料中写上。

  但宋小川的这份材料中却没有这种细节。

  因此,应当找宋小川当面问一问,弄清楚究竟是谁在里面做的手脚。

  这个做手脚的人很有可能跟该案有关。

  从他那里查起,就有希望查出线索来了。

  欧阳昆的观点得到侦查组其他成员的一致赞同。

  于是马上找来生活后勤处的一位值班科长,向他了解宋小川的情况。

  那个科长向侦查组介绍了宋小川的情况。

  宋鲁川没结过婚,宋小川是他一位战友的儿子。

  那位战友在抗战中期儿子刚满一岁时与其妻双双战死于沙场,宋鲁川便把孩子收养下来,取名宋小川,作为自己的儿子。

  宋小川长到五六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后成了半傻子。

  但宋鲁川非常疼爱他,一直把他带在自己身边。

  1963年宋鲁川来“906厂”时,把宋小川也带来了。

  宋小川已经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了,仍是一副傻乎乎的样子。

  按理说,这种角色是不能安排在“906厂”的。

  但是,厂长看在宋鲁川的脸面上,破例接纳下来,让他去生活后勤处下面的饲养场养猪。

  侦查组一听宋小川是这么一个角色,愈加对出自其手的笔迹歪歪斜斜的《揭发材料》产生了怀疑。

  也对通过找宋小川谈话能发现本案线索的观点增添了信心。

  当下便议定了调查方案,张克丰指定刑侦专家杜非庸和侦查员老喻次日上午去找宋小川。

  其时已是午夜时分,众人便休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