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玄奘问心李承乾率先到达洛阳(1 / 2)

加入书签

破庙的墙壁斑驳,风声呼啸着穿过残破的窗棂以及破洞,一盏青灯在佛前摇曳,映照着玄奘凝重而深思的面容。

  玄奘静静地坐在佛前,他的思绪如这飘忽的灯火,飘忽不定却又执着地探寻着真理。

  这样的夜晚尤其适合思考,想起了世间长久以来的佛道之争,心中涌起无尽的疑问。

  佛道之争,由来已久,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佛教倡导的是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通过修行达到解脱和涅盘的境界。

  而道教追求的是顺应自然、长生不老,以道为核心,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奥秘。

  其实作为有大智慧的他来说,这不过是两种教义的碰撞,涅盘和长生真的存在吗?

  玄奘思考着,这种争斗究竟是对是错?从教义本身来看,佛教的慈悲与道教的顺应自然,似乎并无本质上的冲突。

  二者所争的不过是信徒与传承罢了,但出发点,都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可现实中的佛道之争,却往往充满了功利和偏见。一些人为了争夺信徒,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不惜恶意诋毁对方,甚至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这种争斗,背离了宗教的初衷,成为了权力和欲望的工具,这是他走了几万里所不愿看到的。

  玄奘深知,真正的修行者,不应被外在的形式和纷争所迷惑。佛也好,道也罢,都是人们寻求心灵慰藉和精神指引的途径。

  在这破庙的青灯下,玄奘仿佛看到了无数被佛道之争所困扰的灵魂。他们在迷茫中徘徊,在纷争中失去了自我。

  他感到痛心,因为这种无谓的争斗,让人们远离了真正的信仰,陷入了无休止的争论和冲突。

  玄奘缓缓起身,双手合十,对着佛像深深一拜。他明白,佛道之争的对错,并非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在于人心的善恶和对真理的追求。

  只有摒弃偏见,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不同的教义,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走向真正的修行之路。

  自己当初脑子一热要与那年轻侯爵斗法,与那些偏见的人有什么区别?

  但事已至此,无他。

  该争得定要争一争,该取得也要争取,几百年的纠缠也不太可能轻易化解,或许他看的还没有那个年轻侯爵通透。

  当玄奘走出这座破庙时,天边泛起了一丝曙光,房老二不知道的是,昨晚有个男人想了他整整一晚上。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杆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在具有浓郁的陕北民歌特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极具黄河文化的豪放歌曲中房老二一行人来到黄河与洛河交汇处。

  “官爷唉,赶紧出来瞧瞧,小泾渭到了。”

  闻言房老二走出船舱,到时要瞧一瞧什么叫小泾渭  ,站稳一看,果不其然。

  只见那黄河与洛河交汇,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奇观,有点像鸳鸯火锅,这里可以看到一清一浊的河水交汇,界限分明,非常壮观。

  这样的景观其实这长安城也见得到,那泾河和渭河交汇也是这样的场景,不过是因为两条河的含沙量不同,产生的自然景观罢了。

  “官爷,咱们这就要逆流而上了,再有两天,洛阳就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